胃间质瘤消化内镜微创医院

消化道的间质瘤,是一类起源于消化道间质干细胞属间叶组织的肿瘤,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软组织肿瘤,肿瘤本身有恶变的可能,发病高峰在50-70岁之间,在未来的2-5年会逐渐增大,一般胃间质瘤是建议手术的,之后还要进行化疗,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小的胃间质瘤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不再是难题。4月10医院来了这样的一位患者:王xx,55岁,因上腹部疼痛,医院,行电子胃镜检查,发现了粘膜下隆起,进一步行超声胃镜检查后诊断:粘膜下肿物,起源固有肌层,GIST(间质瘤)不除外,在了解这个疾病后,全家人为难了,手术费用多高不说,开腹后的创伤要很大,术后可能还要口服化疗药物,托亲属咨询后得知医院消化科对这种胃间质瘤可行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立即定了火车票连夜赶到了医院。进行术前谈话后,告知因这种疾病特殊性起源固有肌层,行内镜治疗一定会人工穿孔,“穿孔”,一听到这里犯了难,过去做胃肠镜要是穿孔了都是“大问题”,现在不同了,对这种疾病治疗不但要穿孔,还要主动穿孔,才能把瘤体完整取出,一旦残留将有种植扩散的风险,明白这个问题与风险后同意了内镜手术,这次给她做的是“内镜下间质瘤套扎法胃全层切除术”,这种手术比较EFTR(内镜下粘膜下肿物挖除术)和外科开刀手术来说优点在于手术时间短,费用低,无痛内镜下内镜手术患者没有任何的不适,手术效果能与上面两种方式媲美。经术前详细的规划手术流程和周全的手术方案,由消化科刘亮副主任亲自操刀行胃粘膜下肿物全层切除。

瘤体两侧钛夹标记行瘤体全层套扎

术中切除瘤体并胃全层切除-人工穿孔形成,过去这可是内科的禁区,通过视野可见黄色的大网膜。

因创面达到1.2x1.2cm大小,胃壁肌层厚,传统钛夹缝合难度极大,术中采取外科荷包式缝合原理,行钛夹荷包缝合创面完美封闭,手术用时40分钟,几乎无出血。

瘤体完整切除无残留,治愈性切除

病理提示:间质瘤,1级切缘干净,瘤体完整。

术后护理是重中之重,手术做的再漂亮术后护理不到位也会前功尽弃,吕兰爱护士长指出术后护理要点: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的变化,有无腹胀、腹痛。2.体位:取低半卧位,有利于减轻腹部张力,减轻腹胀,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而导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3.胃肠减压保持有效胃肠减压,注意引流液的颜色和量。4.饮食护理术后禁食水5天,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当肛门排气后,无腹胀腹痛,即可拔除胃管。拔管当日可每隔1~2小时饮水20~30ml;第2日喝米汤50~80ml,每2小时一次,每日6~7次;第3日改进流食,每次~ml,以藕粉、蛋汤、肉汤为宜,每日6~7次;第4日可增加稀粥;第5日后改半流食,如蛋羹、面片,每日5~6餐;两周后可吃软饭,忌生硬、油炸及刺激性食物(酒、辛辣食物),每日5~6餐,直至完全恢复。5.心理护理向病人解释该疾病治疗的方法及意义;介绍手术前后相关知识;消除病人焦虑和恐惧心里,鼓励病人及家属配合治疗。在消化科吕兰爱带领的护理团队精心护理下,患者无腹痛腹胀发热等并发症,感觉非常好。内镜下黏膜下肿瘤全层切除术是微创中的微创,避免了外科传统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破坏其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的不利因素,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提高,消化内科使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佳的治疗方式成为现实,这项技术无疑会对更多患者带来福音。-,,李修杰主任:刘亮副主任:齐齐哈尔分公司(管理局)医院消化内科欢迎您的到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anga.com/fzfx/86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