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萝卜
嫩白碧绿叶清莹,
秉暑凌霜任雨风。
理气宽中消鼓胀,
甜如蜜水脆如菱。
——《萝卜》胡秉言
小时候对于“萝卜”二字的认识,除了基于知道动画片的小白兔最爱吃的是胡萝卜外,也就是闽南语里的“菜头”二字(萝卜的闽南语发音)。以至于第一次吃到白萝卜的时候,还问了我妈为什么不吃胡萝卜,为什么会有白萝卜的诸如此类的问题,然而每次似乎都没有得到正面的回应(或者是我忘了)。
说来也惭愧,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完整的萝卜,竟然是在20出头的年纪。虽然做为一种普通蔬菜的它经常会出现在家里,但小时候的时候,哪里会想着去观察一个萝卜。无非就是等到煮好的时候,再动手大快朵颐。
一直到了自己开始动手做菜的时候,才意识到我真的没有静距离地看过它。
就像诗句描写的一样,体白叶绿的萝卜才算得上一个合格的萝卜。除了看外观,掂在手中的重量,也是判断这个萝卜好不好的指标。掂起来重一些的话,说明这个萝卜吃起来会很细嫩。
至于是什么原因,我想是因为萝卜的含水量在74%到91%之间,掂起来重相当于含有的水分较多,吃起来口感也更为鲜嫩可口。
尽管学会了如何挑选好吃的萝卜,但一旦脱离了一方水土,无论再如何烹饪,都吃不出故乡的味道来。一方水土,的确养一方萝卜。百年来种植萝卜的传统,使萝卜的水嫩得以代代相传。
据清乾隆庚午(公元年)编修的《如皋县志》记载:“萝卜,一名莱菔,有红白二种,四时皆可栽,唯末伏初为善,破甲即可供食,生沙壤者甘而脆,生瘠土者坚而辣”。
本地的萝卜,多半种于肥沃的沙壤里,吃起来自然时甘甜而味美。
去年在美国住过一段时间,本来以为我这个“杂食性吃货”会在美国吃回斤,每天沉沦于西餐与垃圾食品里。但这种想法只持续不到1个月,我就开始怀念故乡的味道了。
虽然中国超市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大家做中国菜,但一方水土的滋味,终究还是没办法完全的复原。以前面对语文课本时对于故乡怀念的文章,当时一一在我脑海里穿梭而过。
尝试着做了几次家里常做的萝卜饭,用料尽可能和家里一样,却总觉得少了些味道。究其原因,大抵是萝卜的滋味不同,家乡的萝卜如诗句一样,有点蜜水的甘甜,同时毫无纤维感;而这里的萝卜,虽然也不差,但是那个清甜的滋味,还是少了几分。
还有那锅底的锅巴,小时候做萝卜饭的时候,焦香的锅巴总是被我照单全收。香脆的锅巴吸收了所有原料的汤汁,形成了咸香的焦脆口感。在这里的锅巴,似乎也没有了家里的滋味。
那段日子,可把我馋了个够呛。虽然不至于说就这么饿死他乡,但还是故乡的味道能让你心安,也只有家的味道,最懂你的胃。
回来后,胃比心还归心似箭,领着我走向了菜市场,找到了熟悉的材料,一边打电话问我爸做萝卜饭的细节,一边享受着来自萝卜的鲜甜以及做饭的乐趣。
一方水土,养一方萝卜一点也不假。不用来煮汤或者凉拌的萝卜,在这里,还有一种记忆里的古早味做法,希望这份“菜头“能够带给每个人好彩头。
每日一食
萝卜饭
原料:
萝卜、五花肉、香菇、干贝、大米、葱、盐、生抽、老抽、八角、白胡椒粉
步骤:
1.萝卜洗净切块,干香菇用水泡发,五花肉洗净。萝卜做为一种高含水量的蔬菜,在利尿和消除水肿这方面来说是“高手”。天气太热没有胃口,吃萝卜能够帮助消化和缓解积食腹胀的困扰。如果不小心着凉咳嗽的话,多吃萝卜对于喉咙有利,缓解一些咳嗽的症状。在《本草纲目》被称为“蔬中最有利者”。
2.将带皮五花肉下冷水锅中焯水,大火煮出血沫后将肉捞出来,用冷水冲洗干净。
3.另起一锅水,煮开后将五花肉放入,依次加入生抽、老抽和八角。炖煮约20分钟左右,要根据肉的实际情况把握时间,在不确定有没有煮熟的情况下,用筷子戳肉,如果筷子能戳透肉的话,就可以捞起来了。
4.煮好的肉捞起后切成片,同时炒锅热油后将肉放入,小火翻炒。炒到肥油被逼出来后,肉色逐渐透明。这样做的目的是不用放多余的油,吃起来不会油腻,而且用猪油焖出来的饭会很浓郁很好吃,萝卜会吸收猪油的香,吃起来口感更加滑嫩。因为肥油被逼出来五花肉也会变得肥而不腻。
5.加入香菇、萝卜、干贝一起翻炒,加入适量的盐和香油调味。
6.再将淘好的大米一起放进锅中翻炒一下就盛出来放进电饭锅中,加水,等待煮好。大米最好选用细长的籼米,煮出来的饭不会太过软烂影响口感。
7.葱切成葱末,下油锅炒出葱香,待饭好后浇上搅拌即可。
8.完成。
温馨提示:
1.五花肉一定要炒至逼出肉中的肥油出来,这样做出来的饭才会有猪油的香气在才会好吃。
2.家里如果没有干贝的话,可以替换成海蛎,或者虾米也可以。如果口味比较重一些的,在饭煮好后再加入生抽拌一下即可。
每日说说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的饮食文化。如果你出国旅游或者去那里留学、工作,你最想带去的家乡美食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