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得胃疼真是病罪魁祸首是情绪

白癜风如何得的 https://news.39.net/bjzkhbzy/180517/6261314.html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赵鸿飞通讯员杨柳

深圳市民郑先生(化名)是一位运动达人,他平时不抽烟不喝酒,没有“啤酒肚”。现在的他,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完全看不出他曾经多年被不明原因“胃痛”折磨得痛苦不堪。

郑先生能恢复到从前的健康状态,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宋鲁平“寻根溯源”,帮助郑先生查明长期胃痛的“罪魁祸首”是情绪。

十多年来,郑先生一直遭受“怪病”折磨,他经常腹胀,胃部隐痛。他医院求医,多次做胃镜和腹部超声检查,仅提示浅表性胃炎和胆囊炎。虽然经常服用奥美拉唑和吗丁啉等西药和各种中药汤药,都是暂时减轻症状,但过段时间就“不灵”了。胃部不适迁延不愈,导致他常常疑心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为此,郑先生情绪焦躁,夜间易醒,白天浑身疲倦,心神不定。

有一天,郑先生看到朋友转发的推文,医院有一名来自北京的康复医学知名专家宋鲁平主任,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前来就诊。

接诊后,宋主任仔细询问了一系列相关问题:“胃痛跟吃没吃饭有没有关系?是饭后痛?还是饿的时候或夜间痛?疼痛部位固定吗?”面对询问,虽然郑先生都一一摇头,宋鲁平却由此找到了“重要线索”。平时睡觉和情绪怎么样?宋鲁平追问。

郑先生愣了,明明是来看胃痛的,怎么问起情绪和疼痛了?他如实告诉宋主任,自己脾气急,有时候遇上点家庭琐事,容易动气,情绪一焦躁,难免睡不着、睡不好。“不瞒您说,我这么热衷运动,就是为了睡好觉,运动累了就容易睡着了。”

通过跟郑先生半个多小时的“聊天”,又看了郑先生的舌象为舌边舌尖红,宋主任给出的诊断是“焦虑状态”。她为郑先生开出两盒舒肝颗粒。拿到药后,药盒上面“疏肝理气,散郁调经”几个字令郑先生颇有点困惑。

宋鲁平说,“寻根、除因很重要”,只有充分了解患者的致病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她详细解释,郑先生看似是“老胃病”,病根却不在胃。导致他胃痛的“罪魁祸首”是情绪。

宋鲁平介绍,这种由于生气、吵架等情绪过激或者抑郁、淡漠等情绪低落等引发的疾病,被称作“情志致病”。她说,长期受疼痛折磨,再加上情绪焦虑和易怒,郑先生已经处于轻度焦虑状态,睡眠浅,精神不稳定,躁动。而怒气伤肝,肝影响胃部。所以,情志病主要影响的是肝气的疏泄。

“人体的肝脏是个‘硬汉子’,胃是个‘娇小姐’。它们通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相连,消化系统的功能,和情绪密切相关。你所有的不高兴,小焦虑,小抑郁,小紧张,它们都能感觉得到。郑先生的脾气性格非常鲜明,易怒、情绪不稳会导致长期肝气郁结,当心情郁闷又不发泄出来,才会导致他反复的胃腹部不适。”宋鲁平主任说。

吃了三、四天舒肝颗粒,郑先生的胃疼胃胀就有了明显改善,情绪和睡眠也好了很多,抱着“不敢相信”“再等等看效果”的心态,郑先生坚持吃完了两盒药,前后花费加起来不到60块钱,他“意外”地回到了十年前的健康状态。

规范治疗一个多月后,郑先生专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向宋鲁平主任致谢。他说,“开始连我家人都不信啊,我糊里糊涂疼了那么多年,宋主任高明的医术,让我摆脱了疼痛的纠缠,非常感谢宋主任,她对待患者特别有耐心!”

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宋鲁平强调,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不仅要重视慢性疼痛,还要重视心身疾病,疼痛与情绪和睡眠三者相互影响,会形成恶性循环。及早诊断和有效治疗,可使身体更健康情绪更愉快。她提醒,目前仍处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家应尽量调节合适的工作生活节奏,适度劳累,保证安稳充足的睡眠和舒畅愉悦的心情,保持稳定、淡定的心态,对健康有重要意义。

审读:孙世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anga.com/fzbm/11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