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国健康的“头号杀手”,人们往往想到的是癌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心血管病早已悄悄抢过“头把交椅”。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且趋于年轻化,心血管病死亡率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大约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临床经验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医院了解到,该院心血管病科(内六科)近年来在学术带头人、广东省名中医陈洪副院长的带领下,在积极引进现代化治疗技术的同时,深入挖掘祖国传统医学宝库,综合运用治疗心血管科常见病及疑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传承创新体外反搏助力心脑血管病康复
中医药发展,传承与创新缺一不可。在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同时,医院心血管病科积极引进现代新技术、新疗法。记者在内六科住院部看到,该科室配备有体外反搏系统、心电监护仪、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心脏彩超、除颤仪、呼吸机、N端脑钠肽前体测定仪、肌钙蛋白I测定仪、心脏中央监护系统等专科诊疗设备,为心血管病的防治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长期遭受头晕头痛、气喘、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困扰,高血压患者李女士苦不堪言,四处求医,在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洪晓华的建议下,李女士接受了一个疗程的体外反搏治疗,头晕气喘问题很快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大为改善。
洪晓华告诉记者,体外反搏是心血管康复的措施之一。对于心脏缺血(冠心病、心肌梗塞),以及颈椎病眩晕、代谢紊乱(三高及肥胖)、脑缺血性疾病(脑梗塞等)等,都可见明显疗效。
“体外反搏治疗有着‘睡着马拉松运动’美称,其治疗相当于一个体外‘心脏血泵’,把动脉血挤回心脑动脉血管缺血的区域,从而改善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此外,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群体,提前做体外反搏,还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意外的发生。”洪晓华介绍,新型体外反搏治疗系统,已经与其他康复手段一起,发挥着重要的康复作用和价值。
▲患者在进行体外反搏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安全无创、有效等优点,体外反搏治疗的价格很“亲民”,一般每次收费在元以内,而且其治疗费用纳入了城镇医保、农村新农合以及保险公司的报销范畴。
内外兼施开辟治疗疑难心血管病新路径
40多岁的黎女士两年多前做了心脏瓣膜手术,仍有胸闷、气喘,夜间不能平卧等心衰表现。西药ACEI和ARB类等药物可用于抗心衰治疗,但这类药物对血压会产生影响,而黎女士的血压偏低,不能用此类西药治疗。几经辗转后,医院寻求治疗。考虑到黎女士的情况,洪晓华根据中医理论为黎女士开出了中医经方五苓散、真武汤内服,配合中药足浴、穴位贴敷,黎女士的症状逐渐缓解,且血压也保持平稳。
两年来,黎女士每隔半月喝一个疗程中药,如今,黎女士胸闷气衰的症状明显缓解。EF值是衡量心脏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值为50%,35%以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猝死几率会大大提高。检验表明,黎女士的EF值由原来的22%上升到目前的40%多,病情稳定了。
像黎女士一样,一些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发病的时候会心慌、头晕,甚至引发中风等,虽然某些西药可以迅速终止心率失常,但患者病情容易反复且有可能诱发新的心律失常。针对这些患者,医院内六科通过专科验方内服配合中医传统技术外治,使患者病情大大得到缓解。
洪晓华介绍,早在年科室已经致力于经方、验方治疗心血管病的研究,以中医经典为理论指导,运用经方、验方进行辨证治疗。同时配合具有疏通经络、理气活血、行气止痛等作用的药贴(敷)、药熨,内外兼施,整体调理。
给“心”希望传统康复和现代康复相结合
一直以来,人们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