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试试砂半理中汤

古时候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三餐饮食定时;而现在随着工作压力增加,生活模式的改变,大家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也变得越来越不规律:工作加班,晚饭又忘了吃?应酬熬夜,饮酒太多,暴饮暴食胃痛又犯?刚刚吃的零食太多吃腻了,正餐又不想吃了……慢慢地,我们的肠胃就容易发生一系列问题。我国是胃病的大国,很多人做胃镜报告都显示是慢性胃炎,大多数的慢性胃炎是由于饮食刺激造成胃粘膜的损伤,无需过于紧张,注意饮食调节,发生胃痛的时适当服用胃粘膜保护剂和中和胃酸的药物便可缓解。但是,如果长期不适或者合并糜烂或者胆汁反流等等症状,要及时治疗了。今天就说说一方用于慢性胃炎的方剂。砂半理中汤炒枳壳9克(或炒枳实),清半夏9克,高良姜9克,制香附9克,砂仁9克。理气散寒,和胃止痛。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证属寒凝气滞者。临床表现为胃脘近心窝处疼痛,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泛酸嗳气,或吐涎沫,脘腹胀满,痛引胁背或胸中,脉沉迟或弦紧。1.用砂锅加水至浸没药材,水面超出药材5分;2.将砂仁打碎后下,每剂煎二次,每日服一剂,分两次温服;3.服本方痛止后,可用5~10剂共研细末,温开水调服,每服6克,每日1~2次,以巩固疗效。1.枳壳(或枳实)能消心下痞塞之痰,泄腹中滞塞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消腹内连年之积,故作为脾胃痛之主药;2.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和中健脾,可作为肺胃痛之主药。该药外用能愈合创口,不留癜痕,有促进溃疡愈合之效用;3.香附疏肝理气,对肝胃不和之肝胃痛有较好的效果;4.砂仁健胃理气止痛,化食积,并可入肾,因此可作为肾胃痛之主药。1.肺胃痛症,临床表现为胃脘疼痛,肩背拘急,痰多咳嗽,动则气少,舌苔白腻:将清半夏加至12克为主药,余四味仍用9克;2.由苦吐酸,为胆火较盛:加生栀子6~9克;3.胁痛较重者:加川楝子9克;4.心胃痛症,临床表现为痛引胸中,心悸气短,舌红苔薄白,脉寸尺俱微,动见于关:将高良姜加至12克为主药,余四味仍用9克;5.肝胃痛症,临床表现为胃痛连胁,攻撑作痛,呃逆嗳气,苔多薄白,脉弦紧:将香附加至12克为主药,余四味药量仍为9克;6.大便色黑即与小肠火有关:加焦栀仁3克;7.脾胃痛症,临床表现为胃脘疼痛,脘腹胀满,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舌苔白腻,脉缓或大:治疗将炒枳壳(或炒枳实)加至12克为主药,余四味药仍用9克;8.兼大便干燥或不通,为大肠有热:加大黄2至3克;9.腰酸小腹胀甚:加沉香末2克(分冲);10.伴有小便不利者:加肉桂末2克(分冲);11.肾胃痛症,见脘痛及腰,腰酸,少腹胀满,行则佝偻,舌苔薄白,脉沉迟或伏:将砂仁加至12克为主药,余四味仍用9克;12.中焦痞满,上下不通,此乃兼有三焦症状:加黄连2至3克,肉桂末2克(分冲)。砂半理中汤是宋孝志大夫积几十年临床经验升华出的一副有效方剂。组方严谨,用药精练,剂量轻微,反映出轻可祛实的“王道”思想。此外,以调整药物用量来变换方剂的治疗重点,以及从五脏论治胃痛的新思路,均给后学有益的启示。温馨提示

文中引用的方剂与中药,在于更直观形象地说明问题,在于为同行和病家提供参考,带您更好地感受中医的魅力,绝不意味着向各位推荐使用以上中药方剂,更不是鼓励各位自行购买服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anga.com/fzbm/97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