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难常起夜,可能心脾两虚了,一味中成

近期,有很多人咨询关于失眠多梦、头晕健忘、气短乏力等的问题,去医院检查,一般也查不出是什么病。在中医看来,出现这些症状多是心脾两虚,属于中医里的“未病”范畴,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拖久了很容易发展成大病。

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什么是心脾两虚证:

心脾两虚证是因为饮食不节,劳倦伤脾,或思虑劳心过度暗耗阴血,以及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表现的症候。

此型是亚健康状态最常见的类型,在亚健康状态,常见于操劳过度,思虑过度的人群。

症状表现

心悸胸闷、失眠多梦、头晕头昏健忘、面色无华、气短乏力、自汗、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便溏、月经量少色淡或淋漓不尽等。舌淡,脉细弱。

因心而影响脾的,以心悸胸闷,失眠多梦,眩晕健忘等心经症状为主。

因脾而影响心的,则以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耐力下降等脾虚症状为主。

本证以心血虚、脾气虚为特征。心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胸闷;心神不宁,则失眠多梦;

气血两虚不能上荣于头目,则头晕头昏健忘;

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不足,则自汗,面色无华,气短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便溏。气血两虚则月经量少色淡或淋漓不尽,舌淡,脉细弱。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心主血,两者在生理病理上均有联系。若脾气虚弱则生血不足,统摄无权则血液流失,血虚则无以化气而气更虚,两者可互相影响。

调理原则:补脾养心,补气养血。

、生活起居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睡眠。

2、情志调摄要注意,劳逸适度,避免劳思损伤心脾。

3、经常进行体育健身活动。可以保持机体的功能状态和减缓功能状态的衰退,减少疾病的发生,改善生理功能。可选用比较柔缓的运动,如气功、太极剑、八段锦、散步等。

4、清淡饮食,少食油膩、生冷或辛辣食物。

5、中医药调治:

对于此证,中医常选用归脾汤,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加减。中成药可选择安神补脑液。还可以采用针灸的方法进行调理,常取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神门、内关穴,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调理效果。

这些症状经常出现的话,建议及时就医,在中医师指导下适当用药,才能尽早的恢复健康!

精彩推荐

穴位按摩有讲究:4个地方别随便按,是在找病用好西洋参,懂吃是关键:2个搭配方法,中医手把手教你中药名方:健脾丸、归脾丸,吃对了身体会好处,医生教你怎么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anga.com/fzfx/74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