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日,川小北收到达州郭燎原诊所的投稿。郭燎原医生说最近调治了一个不想吃饭却肚子胀,晚上喜欢趴着睡,一直流口水的宝宝,名叫亮亮。因为这个案例比较普遍,许多孩子也存在这种情况,所以想要跟咱们家长分享调治的过程和相关干货内容,希望对家长们有用。好,话不多说,下面我们先来讲讲亮亮的故事。
图为达州市通川区郭燎原诊所
孩子饭都不怎么吃,却说肚子胀
亮亮今年7岁了,是个懂事又听话的小男孩,据亮亮奶奶说,每次孩子放学回家,都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扫地啊,洗碗啊……但偏偏就是在吃饭上面,不听话。
“让他稍微多吃点,就是不吃,饭都不怎么吃,他还喊肚子胀!同龄的孩子都长得老高,老壮实了,他看起来就像比他们小几岁。”亮亮奶奶叹气,“晚上还总趴着睡,生怕他压着自己,那么大的人了,还流口水,我们实在是有点担心。”
图为郭燎原医生给小患者看病
脾虚夹湿,建议贴敷和调体治疗
亮亮奶奶的朋友以前经常头痛、胃痛,医院治疗未见好转,后来在郭燎原诊所进行中药贴敷、苗药胃药及九和调体治疗。治疗好了后,她在跟亮亮奶奶聊天中,提及此事。后来,亮亮奶奶就来找郭燎原医生咨询。
郭燎原医生简单了解情况后,表示诊所的中药贴敷及九和调体可以有效调治孩子的脾胃问题。7月12日,亮亮的爷爷奶奶带着亮亮来找郭燎原医生诊治。
经询问,郭燎原医生了解到亮亮从小到大都有食欲不振,但肚子胀痛的情况,经常趴着睡,流口水,时不时的还胃痛,大便稀溏,有绿色的不消化物。随后,听诊,检查舌像,发现亮亮的舌苔腻、白,舌质淡红。由此,郭燎原医生诊断他为脾虚夹湿,建议中药贴敷和调体治疗。
图为亮亮调体前后对比图
调治后,孩子爱吃饭,长肉又长高
朋友的病都是郭燎原医生治好的,所以亮亮奶奶对郭燎原医生的医术十分信服,当下就说,“我们家亮亮交给您,我们放心!”
根据亮亮的情况,郭燎原医生为其制定了纯中药穴位贴敷+体质调理方案,即在穴位(大椎、神阙穴、关元、中脘和命门穴)贴敷28天,九和(平和饮早上2袋、姜桂饮中午1袋、轻燕饮晚上2袋)体质调理。
图为亮亮正在贴敷
图为亮亮调体方案
截至8月8日,亮亮的情况得到了逆转,据亮亮奶奶说,现在亮亮没喊腹痛了,变得爱吃饭了,长肉了,长高了,肚子也不胀了,晚上睡觉不流口水了。
关于:中医九种体质调理
中华中医药学会于年3月26日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指出:目前,中医基本体质分型为9种,包括1种平和体质和8种偏颇体质。
图为中医九种体质及表现症状
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我们的中医体质学说健康理念是将“中医养生”的精髓与“健康管理”的流程相结合,因人施养,平衡体质保健康。
图为中医九和饮
延伸:健脾益气推拿方法
郭燎原医生提醒各位家长,大多数孩子晚上流口水,可能是“脾失调摄”所致,分为寒热两种情况进行调理。
1、脾胃积热
常见的是积食引起
口水粘稠,口角潮红糜烂,可能还伴有口臭、大便干燥、舌苔黄厚等
消食化滞、清热健脾,及时帮孩子助消化,避免积食加重
控制孩子的饮食,每天观察孩子大便、口气、睡眠、舌苔是否正常
2、脾胃虚寒
长期的脾胃功能受损形成
流出的口水是稀的,可能伴有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手足不温等表
健脾益气,避免让孩子的脾胃再次受伤
孩子消化好时,要补脾益气,可加以小儿推拿手法进行辅助
清大肠:用右手拇指桡侧面着力,先自小儿虎口直推至示指指尖次。
清胃经:用拇指螺纹面着力,从小儿拇指掌面第一节,向指根方向直推次。
总的来说,孩子长期不想吃饭,肚子涨,睡觉流口水,咱们做家长的不能局限于治标,还得想办法改善孩子的体质。但强健体质是个长期的过程,关键在于脾胃调理,呵护好孩子的后天之本。
注意:如小孩子有面黄肌瘦、厌食、经常感冒、反复咳嗽、体质虚弱的表现,可进行脾胃调理,这能够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有效抵御外邪!
以上就是今天的干货内容,正在看本文的你,如果有任何问题想要咨询,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