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气,养心血,这个著名经典方可让你酣然

白癜风专治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入睡快、睡眠深、睡眠时间长、做梦少是良好睡眠的表现。但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逐渐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焦虑抑郁情绪影响之下,睡眠障碍成为了困扰许多现代人的疾病,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而睡眠障碍与脾胃消化功能有着密切关系,有研究发现失眠人群中合并有消化系统疾病的高达61.9%。现代医学认为这可能与脑肠轴系统中脑肠肽、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有关。这与中医的心脾两虚导致的不寐(失眠)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心与脾的关系,并介绍一条治疗心脾两虚不寐的著名经典方——归脾汤。

01

心脾与睡眠的关系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生化气血、统血。心主血脉,主神明。心与脾两者对血的生成和运行有重要的作用。如果脾气素虚或饮食不节、思虑过度,则会直接损伤脾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气血生化不足,心失血养,心神不宁,就会失眠多梦、容易受惊、心悸健忘等症状。

中医认为心神指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我们的精神、思维活动都是由心神所掌控,心神得养,则思维清晰、敏捷,注意力集中,睡眠良好。心神失养,则终日惶惶不安,情绪不稳,失眠多梦。

现实生活中,思虑过度耗伤阴血,损害心神导致失眠,而睡眠又是人体养阴血的重要时期,失眠反过来又会更加耗伤阴血,导致情绪紧张,对睡眠有抵触、害怕情绪,反过来又会导致失眠。如此恶性循环之下,则会导致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正气虚弱,百病由生。

02

归脾汤的功效

归脾汤是治疗心脾两虚不寐的著名经典方,它是由黄芪、龙眼肉、白术、人参、当归、甘草、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等组成。

该方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用治心脾气血两虚证,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方中黄芪大补脾气,恢复脾运化的功能;龙眼肉入心脾经,既补脾气,又养心血,共为君药。人参、白术与黄芪相伍,加强健脾益气的功效;当归补血养心,酸枣仁养血安神,龙眼肉相伍,增加补益心血的功效,以上四药均为臣药。炙甘草补益心脾之气,茯神、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理气消滞,作为佐药。再加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为使药。

诸药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脾气得到补益,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得到恢复,心血自然而然地就能生成,心神就可以得到濡养,从而改善失眠心悸等症状。

除此之外,由于心脾两脏腑的生理特点以及两者之间有控制血液正常运行的作用,归脾汤还可以用于治疗脾不统血导致的出血。症见:便血,尿血,妇女月经崩漏,紫癜等出血症状,面色无华,唇甲花白,头晕目眩,舌淡白,脉细弱。

由于归脾汤气血双补的特点,它还可被延伸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气血两虚证,如眩晕、头痛、血虚发热等等疾病。

03

使用注意

中医认为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痰热扰心、阴虚火旺也是原因。但归脾汤中有龙眼肉、当归等较滋腻药物,容易助长痰湿;并且黄芪、党参等补气药容易助火,会加重痰热症状,故痰热扰心导致失眠患者慎用,常表现为:心烦失眠,口苦口干,胸膈满闷,口中痰黏,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且归脾汤属于补心脾气血的方剂,容易助热,故手足发热、盗汗、口干舌燥、心烦失眠等阴虚火旺导致的失眠患者亦慎用。

归脾汤为中药方剂,普通群众需在医生指导下方可使用。若心脾两虚失眠者,不妨尝试这道药膳,党参性平甘,能补中益气、健脾补肺。茯神,性平,味甘、淡,能宁心安神。桂圆性温,味甘,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与以形补形的猪心一同熬汤,可健脾养心安神,适合心脾两虚失眠者。

‖食疗方推荐

党参茯神龙眼肉煲猪心汤

材料:党参10克,茯神10克,桂圆10克,生姜3片,猪心一个。(1人份)

做法:将猪心清洗干净后切片,姜切片,党参、茯神、桂圆浸泡备用;锅中加适量水,烧开后放入猪心,煮至猪心没有血水,捞出待用;煮好的猪心冲洗干净后,放入砂锅中,加入姜片、党参、桂圆、茯神和适量的水,加盖炖1个小时;最后加入适量盐,即可盛出食用。

这两天春暖花开,气温快速回升,虽然气温宜人,但是不少人却食欲减退、一吃饭就腹胀,浑身懒洋洋,没什么力气,也不想说话,而且手脚还是冷冰冰的,舌头颜色淡,而且舌头两边有齿痕,舌苔白或厚腻,大便溏滞,排便无力,排便拉不干净……而这些,都是脾气虚夹湿的表现。在临床上,很多人都有脾气虚的症状。现在很多人贪食冷饮、饮食失常、过饥过饱,长期下来就导致胃纳失常,脾运失常,而导致脾气虚。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湿”,当脾气虚的时候,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再加上气候中湿气过重,湿气入侵人体,脾无法正常运化水湿,就容易水湿停滞,导致脾气虚夹湿,这就是所谓的“湿困”。这种水湿的停滞,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妨碍脾的运化功能。于是,就表现出了种种脾气虚和内湿的症状。尤其是在岭南地区,春天经常下雨,甚至出现“回南天”,空气潮湿,脾气虚夹湿的情况就更加普遍。总结起来,脾气虚夹湿体质的人会有以下表现,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些症状:√面色萎黄或面色?白,也就是苍白的病态面色;√口黏腻,但不觉得口渴;√舌淡或伴齿痕,舌苔白或厚腻;√食后腹胀,食欲减退;√倦怠乏力,神疲懒言;√怕冷、四肢冷;√脘腹隐痛,劳累或者冷的时候症状会严重;√肠道经常“咕噜咕噜”地叫;√大便溏滞,排便无力,排便拉不干净。脾气虚夹湿人群要想快速祛湿,必须要正确运用适合的食药材与方法!因为除了脾气虚夹湿外,湿气还有湿热、寒湿、痰湿、暑湿、脾阳虚夹寒湿、脾虚夹湿热、风寒湿、风湿热等类型。每一种湿气类型,都有各自的祛湿方法,不能说随便一个祛湿方法就直接套用到不同的湿气类型中。比如寒湿的人,可以适当吃些辛辣、温热的食物祛寒湿,比如陈皮、砂仁、艾草等,而湿热体质的人,则不适宜用温性食物,不然很有可能反而是越祛越湿!那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湿气是什么类型,什么祛湿方法才是正确的呢?黄穗平教授的《正确祛湿26讲》为大家解疑答惑!祛湿课详细讲解了9种湿气亚型的辨证方法、以及相对应的祛湿方法,有38道食疗方、6种祛湿中成药、4种外治法,非常的实用,让你少走弯路,快速祛湿!优惠放送,限时8.8折,长按识别下方海报上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anga.com/fzjx/108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