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85455.html
最近,很多宝宝生病,大多是积食腹胀的原因。很多咳嗽、发烧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积食腹胀引起的生病。看看孩子舌头,无一不是舌苔厚腻,舌面鼓鼓的,如图:
舌头中间脾胃区舌苔厚腻,而且舌面明显鼓胀的,这就是典型的积食腹胀的舌相。提醒各位家长:孩子并不是吃的越多就越好,吃多了不容易消化,孩子会腹胀,一旦出现腹胀现象,就代表着已经出现了生病的信号!
可能很多家长会说:“小孩子肚子都圆鼓鼓的,也没有生病呀”,圆鼓鼓的肚子和腹胀有很大区别。
宝宝刚出生,肚子圆鼓鼓的很正常,这是因为宝宝的腹壁肌肉尚未发育成熟,但是却容纳着与成人一样多的器官,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宝宝在没吃饭、吃奶的情况下,平躺下来的小肚子不会高于胸部,而宝宝在吃奶、吃饭后,平躺下来的小肚子会稍高于胸部,这种腹胀很正常。
怎样判断孩子是不是腹胀?只需一个简单的方法,在家就可以辨别:拍一下孩子的肚子。
1、如果是邦邦邦的声音,肚子摸起来很硬,多是实胀,说明孩子吃的太多,食物在肚子里没来得及消化,可以用小儿推拿搭配消食贴来处理;
2、如果是嘭嘭嘭的声音,多为气胀,是食物无形中产生的积滞,这时候一定要先将气理顺,让孩子体内的气机通畅。
“脾气升则肾肝之气升,胃气降则心肺之气降”,脾胃是脏腑气机升降的枢纽,是调节体内气机的关键,身体就像是一个旋转的陀螺,脾胃就是陀螺的中轴,一旦中轴出现问题,那么陀螺就会停止转动。只要孩子的脾胃运行正常,体内气机的运动就会正常,这称之为“气机调畅”,孩子也不会经常生病。遇到孩子“气机不通”的情况,不仅要调理脾胃功能,还要把气机给理顺,孩子气滞消了,体内自然就通畅了。大多数宝宝生病是脾胃因为饮食上的不规律或者是太油腻而出现问题,导致气机失调,特别容易出现气滞问题。
因为脾胃功能有限,但是饮食一直不控制,脾升胃降的平衡被打破,很容易胃气上逆,气机失调,出现湿疹、咳嗽、发热、口气、扁桃体发炎等问题。
这时候我们还不重视,硬给孩子塞食物的话,本来就气滞的孩子,又被塞了有形的食物,结果生病是不可避免的。遇到这种情况,不仅是要调理脾胃功能,还要把气机给理顺,孩子气滞消了,自然就通畅了。当你发现小家伙肚子胀鼓鼓的,别只觉得好可爱,像小企鹅......你应该赶紧判断娃是不是腹胀了,帮宝宝缓解腹胀,以免带来更大的麻烦!小儿推拿调理孩子腹胀1、清补脾,-次位置:在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处
操作:在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处来回推次数:~次。
作用:健脾胃,补气血,清湿热,消食积,化痰涎。
2、揉板门-次位置:板门位置在拇指下。
手法:掌面大鱼际肌之中点,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
作用:清胃热、止吐泻、健脾和胃、消食化滞、通调三焦之气,主治脾胃运化不足导致的积食、消化不良,帮助小儿解决胃动力不足的问题。
3、运内八卦-次位置: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之中指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作画圈状。
手法:从乾宫起自兑宫止,顺时针运,反复操作。
作用:形滞消食,常用于食欲不振等病症。
4、掐揉四横纹揉-次位置:四横纹位于四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手法:用拇指逐个掐揉,掐一揉三。
作用:消食导滞、祛痰化积,对食欲不振、疳积、腹泻、腹胀、腹痛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5、揉中脘-次位置:脐上四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中点)
手法:用拇指按揉。
作用:揉中脘可以治疗腹胀、腹痛、呕吐、反胃等各种胃部不适。
6、摩腹5分钟手法:一般采用顺时针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结肠、橫结肠、降结肠的方向运动,坚持操作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成人也是。稍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渗透力进行。7、按揉足三里50-次位于外膝眼(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1横指(中指),操作50-次。
脾胃是孩子生长之本,孩子们一定要注意节食,吃饭注意规律。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