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祛湿,还是要以疏通淤堵和养阳气为主

哪家白癜风医院最权威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湿气对我们的身体不太友好,所以我们总是想尽量避开。

但它却是个很难缠的家伙,所以现实的情况就是“十人九湿”。也就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或多或少,我们的身体里都会有湿气的存在。

平时的喂养,吃多了肥甘厚腻的食物,湿气会走进我们身体。

生病了,用了太多寒凉的药,或者过度挂水,湿气会走进我们的身体。

夏天太热了受不了喝多冷饮或者吃多了水果,湿气会走进我们的身体。

长期待在南方这种湿气偏重的地方,湿气会走进我们的身体。

常常打地铺,湿气也可能会走进我们的身体。

甚至就算是待着不动,比如孩子上学后不得不长时间待在教室里,我们上班了不得不长时间坐在电脑面前,或者即使是空闲时一直窝着刷手机刷电视剧,湿气都可能会走进我们的身体。

所以,无论我们再怎么小心翼翼,每天都还是难免要和湿气打个照面,每天都还是要和湿气打交道。湿气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就像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一样,很难彻底祛除干净。

这样一来,了解清楚湿气,并且学会跟湿气相处,就是咱们自己和作为父母不得不做的功课了。

湿气有点胖

它总给我们穿湿哒哒的衣服

夏天的傍晚,雨将下未下的时候,如果不待在空调房间里,很可能,你会发现自己的脸上是油光锃亮的,皮肤被黏黏的冷汗所覆盖,呼吸也可能会有点急促,不那么通透。再摸一下肚子,肉肉的,冰凉凉的,就像是注水的死猪肉一样。

其实,湿气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的。这时候,它们源源不断地从潮湿的空气走向你的皮肤,走进你的毛孔,呼吸道,甚至经络和脏腑里。

如果你再仔细点,就能发现,湿气的体型有点胖,它背上还背着一个很重很重的包袱,包里面全身湿哒哒的衣物。

可以说,湿气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是沉重、困重的感受。因为,它一直在给我们的身体穿这些湿哒哒的衣物。

比如,当它走到头部,就是首如裹的感觉,就好像给你绑着一个“必胜”的带子,或者戴了很紧一顶帽子一样。

比如,夏天的时候,湿气知道我们的毛孔常常是打开的,就会偷偷走到我们的肌肤腠理之间,偷偷地就把湿哒哒的衣服套在毛孔身上了。于是,困重、压力感、呼吸的急促感,困倦无力感,就都笼罩着我们的身体了。

所以,你在判断自己身体有没有湿气的时候,可以是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观察一下自己的身体感受。如果感觉身上没什么力气,很疲劳很困倦,头晕晕的没什么精神,整个身体就像穿了一件湿哒哒的衣服一样不舒服,那么你的身体里应该是有湿了。

另外,也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舌头。健康的舌头,我们知道是淡红滋润的,舌面有一层薄白的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而体内有湿的舌头呢,通常舌体可能比较胖大,湿湿滑滑的,还可能出现齿痕。

最后,还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大便。如果大便总感觉拉不爽,而且是黏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通常就是有湿的表现了。

湿气爱欺负懒动的身体

我们知道,小孩子的天性里,总有一种自由好动的倾向。

比如,咱们小时候,抓石子可以抓一下午,丢沙包也可以丢一下午,打乒乓球可以是打到长日落尽。春天夏天漫山遍野地跑,秋天冬天也是满街地走蹿。作为小孩子,几乎感觉不到累,而常常会感到不尽兴。

就算是身在城市里,一个沙坑,一个足球,几粒玻璃珠,几个小伙伴,一些单杠双杠之类的也可以玩到天黑,玩到忘记吃饭。

说实话,如果小孩子一直保持这种运动的方式,湿气是比较难走进我们身体里的。

但是现在呢,因为手机平板这些电子产品里虚拟世界的吸引,因为各种繁重的负担压到了身上,孩子们被迫长时间地窝在恒温的室内,变得越来越安静,越来越不想动了。

中医认为,“久坐伤肉”。意思是,久坐伤肌肉,而肌肉的背后是脾也变得虚弱了。如果孩子们长期都不运动,四肢肌肉气血得不到宣通,最后脾的气机就会郁滞,导致脾的运化功能逐渐缓慢,脾也就变得越来越懒动了,食物消化吸收受阻,就容易出现吃不下饭、腹胀等症状。

那么湿气就很高兴了,因为它本身就比较懒,不怎么想动,它就非常喜欢住在这样懒惰的身体里。

而且湿气进入我们的身体以后,又会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沉重倦怠,更阻滞,更不想动,更懒。

湿气喜欢待在阴暗处

它会伤害脾和阳气

如果说一间房子里的阳气是灯光,那么湿气就喜欢关掉灯,然后一个人偷偷地躺在里面。因为它是阴邪,它要损伤我们的阳气。如果它的能力暂时还没有达到关灯的程度,它就会选择待在房间阴暗的角落里面,然后慢慢地将阳气耗掉。

《黄帝内经》说,“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意思是,太阳和月亮被挡住了,邪气就会变得肆虐。

这样看来,阴雨绵绵的夏天,太阳被挡住了,湿气就容易肆虐;而在我们的身体里面,阳气被困住了,湿气同样会变得肆虐。

比如,它会纠集更多的湿气同伴,甚至其他邪气来损害我们的身体。

比如,湿气和热邪结合,就会导致湿热泛滥,李东垣《脾胃论》就说过:湿热大胜,蒸蒸而炽,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沉痛。又比如湿气和寒邪结合,形成寒湿,身体冷痛僵硬的感受会加重。

又比如,它还会伤害我们的脾。

脾就像土地一样,本来是既需要阳光的照射也需要微微湿润温暖的环境,这样万物才能生长得非常好。但是现在湿太泛滥了,阳气又被困住了,那么它就会像是泛滥的河水一样,会把一切好的坏的都冲走。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就容易表现出肚子发胀,拉肚子等症状,即使是按照平时那样正常吃饭,拉的大便也不怎么成形,还黏答答的。

祛湿健脾养阳气

疏通经络+食疗+运动

再来总结一下湿气的特点:

1.湿气会给我们一种束缚沉重的感受。

2.懒动的身体更容易受到湿气的侵害。

3.湿气会困住脾,伤害我们的阳气。

所以,我们每天和湿气打交道的时候,就需要格外注意这两点:

一是要让身体流畅地运转起来,把淤堵的地方给打开,把泛滥的湿气给排出去,让阳气在身体里面可以通畅地运动。

二是要健脾养阳气,健康的脾就好像是灯光明亮的屋子一样,阳气是充足的,湿气就不会泛滥。

具体来说,打开淤堵,排湿气,可以重点按揉足阳明胃经上的丰隆穴和足太阴脾经上的阴陵泉。

接着,找一下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上面的痛点,着重按揉,把淤堵打开,让湿气排出来。

其次,可以适当喝点茯苓大枣山药粥。

具体做法为:

食材:

茯苓20克,大枣10克,山药2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步骤:

1.大枣切开去核。

2.加入茯苓、山药和粳米,熬煮40分钟到1小时左右,成粥。

3.起锅前加入适量红糖调味。

其中,茯苓色白,味甘平,入肺也入脾,能够帮助身体把脾胃里面湿气等废水排出去,同时也能,补益脾胃。

大枣,味甘,性温,归心、脾、胃经。《本草纲目》记载:“《素问》言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意思是,大枣比较平和,脾虚的人很合适。你看大枣煮水以后,黏黏的,就像身体的津液一样,适当吃一些,对脾胃来说是比较滋补的。

山药,也是甘甜的,入脾的,适合脾虚湿气重爱拉肚子。

粳米呢,就是我们平时吃的大米。性质平和,能益气滋阴,滋养胃气。

所以,茯苓、大枣、山药和粳米熬的粥,能够帮助我们的身体健脾胃,祛湿气。

最后,还可以适当运动运动,出出汗,让身体里的湿气也出来晒晒太阳。

说到运动,夏天室外比较热,建议早晨或者下午的时候,采取快步走的方式,运动到微微出汗即可。这样,既可以让身体“夏天养阳”,又不至于太过了。

但要注意出汗后不宜马上洗澡,更不宜大量喝冷饮。也最好选择凉爽时锻炼。如果实在太热了,暑湿较重,也可以适当减少户外运动时间。

如果能坚持做这些,湿气再来的时候,我们也许就不是担心、害怕会受到湿气的侵犯,而是能够大胆地跟它打招呼了。

湿气湿气,好久不见;

湿气湿气,再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anga.com/fzpd/126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