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医怎样辨别人体的寒热湿虚

白癜风可以喝咖啡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821/5640516.html

△点击上方蓝字获取健康知识,免费学习中医

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中医诊断疾病,一般是通过观察身体的外在表现,辨别出人体的寒、热、湿、虚状态,再根据体质等辨证施治用药。

体虚

一般而言,体虚可分为四种:血虚、气虚、阳虚、阴虚。不同的虚证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1血虚

特征:通常见于血液不足,身体机能减弱,容易头晕眼花,皮肤干燥,指甲、面色苍白,手足麻木或抽筋,唇色淡,也因血虚常致同时气虚,出现疲倦情况。这种体质最常见于年轻女性。

常用调养药材:当归、熟地、阿胶、何首乌、白芍等。

2阳虚

特征:有气虚情况加上怕冷的症状,较易畏寒,常出现手脚冰冷,尤其气温低时,甚至出现指甲、手指发紫情况。

常用调养药材:鹿茸、淫羊藿、杜仲、续断、菟丝子等。

3气虚

特征:疲倦乏力,气短懒言,容易出汗或感冒,头昏没有精神,脉象细弱无力。

常用调养药材:黄芪、西洋参、人参、党参、白术等。

4阴虚

特征:主要指津液的不足,血虚其实也是阴虚的一种,不过阴虚常伴有一些热象,如口干舌燥,身体有潮热或面部潮红,最常见于接近更年期的女性。

常用调养药材:沙参、麦冬、枸杞、天冬、石斛等。

体湿

特征: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滑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

(注意:应对湿邪,用燥湿的方法,十有八九会伤了津液,湿邪还是除不去,所以除了燥湿,还有利湿、化湿、渗湿等对付湿邪的方法。)

常用调养药材:茯苓、车前子、意苡仁、泽泻、苍术等。

体寒1轻度体寒

怕冷,手脚冰凉;

容易感冒且感冒恢复期长;

生理期经痛严重,腹部有垂坠感;

面色暗淡,无血色;

易疲劳,关节部位易酸痛;

睡眠质量差,睡眠浅。

符合以上其中3项即可视为轻度体寒。

2中度体寒

口腔内易发炎,易长口疮;

容易便秘,经常觉得肚子涨;

生理期紊乱,天冷后易延期或量少;

皮肤干燥易干裂;

脚后跟易干裂,脚部血液循环差;

爱吃水果、冰激凌等冷食。

符合以上3项以及以上,为中度体寒症状。

3重度体寒

尿频尿液不易排出;

下半身水肿严重;

睡一夜手脚都仍冰冷;

起床时手脚发麻;

经常感到疲倦,四肢发酸,没有精神;

经常感到胃胀气。

符合以上3项以及以上,为重度体寒症状。

常用调养药材:肉桂、干姜、花椒、吴茱萸、丁香等。

体热

特征:体热的人通常表现为5个特点,热、红(黄)、稠、干、动。即表现为人本身没有体温升高,但总觉得很热、很烦,人容易着急;面红、眼睛红或者舌头、口唇红,分泌物、排泄物是黄色、黏稠的;口渴、大便干、小便比较少等;喜动不喜静。

常用调养药材:栀子、黄连、玄参、金银花、地骨皮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anga.com/fzpd/93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