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主升,能把饮食中的精气、津液上输到肺,然后再输送到其他脏腑来生血气。如果脾虚,就不能行气,反而引起气滞腹胀。所以,这种时候非但不能泻,还得靠补中益气来治脾虚,脾补好了,自然能够行气解腹胀。
在《本草纲目》里记载了很多能补中益气的食物和药材,比如我们所熟悉的人参、黄芪等,其实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吃一些日常食物也能够起到补气作用。
.马铃薯
马铃薯,性平味甘,能够补气益脾。适宜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不过要注意发芽的马铃薯芽和皮有毒,不能食用。
2.香菇
性平味甘,适宜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但香菇也属于发物,不适合麻疹、皮肤病、过敏性疾病等患者食用。
3.鸡肉
味甘性温,补中益气,补精添髓。适宜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泄泻。
4.兔肉
味甘性凉,能补中益气,凉血解毒。适宜脾虚食少,血热便血,胃热呕吐反胃,肠燥便秘。不过兔肉性凉,容易拉肚子的人少吃。
下面,介绍一道能治脾虚食欲不振的美食——鲫鱼粥。材料:鲫鱼条,高粱米50克,橘皮适量。
做法:鲫鱼去骨后用肉和米、橘皮一起煮粥,煮到快熟时,放入调料。
鲫鱼粥既可以补脾,搭配了橘皮后又可以行气,适宜脾虚腹胀的人食用。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中医:胆经一通,万病无踪,一个穴位通肝胆,相关疾病全解决中医:两个穴位,每天按按,可调脾胃,眼睛更“晶亮”中医:脾好,命就好;脾虚,命就虚!你的脚上有个穴位可以养脾救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