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粗粮怕腹胀
大家好,今天主讲的话题是:胃肠不好的糖友,如何吃粗粮降糖?为何讲这个话题?是因为很多老年糖友的胃肠功能比较弱,只要一吃粗粮就会腹胀,不消化,营养不良,但要是主食中少了粗粮,血糖又控制不住。所以,这类糖友既要控糖,又要满足营养,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讲课的重点,我主要给大家提供以下几个思路:1、把握住每日粗粮的总量。
我们知道,粗粮富含纤维与抗性淀粉,所以体积大,升糖慢,饱腹感强,特别适合控制血糖。但饶是如此,糖友也不需要顿顿都吃粗粮、大量吃粗粮,尤其是本身胃肠功能较弱的老年人更要注意,每日粗粮能保证到50-g就可以。少则对病情控制没有帮助;多则影响食物的吸收利用,容易营养不良。2、粗中有细。
通常情况下,不建议糖友纯粹的吃粗粮,比如用纯玉米面做窝窝头,锅贴饼,这样的主食太硬,吃起来口感差,胃肠差的糖友更容易引发烧心,反酸,肚胀等不舒服症状。甚至还会干扰药物的吸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粗细搭配,做成二合面的馒头,面条,豆包等。这样既能满足口感,保证营养,又能延缓糖吸收,稳定血糖,胃肠差的糖友,粗粮比例要比一般糖友低一些,以4份粗粮,搭配6份细粮为最佳。3、添加粗粮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对于胃肠差的糖友,添加粗粮要循序渐进,不可一步到位,要让肠道菌群逐渐改变,一点一点去适应,去消化粗粮中的膳食纤维,低聚糖和抗性淀粉,这样才有助于缓解肚胀、避免营养不良。推荐大家粗粮比例先从1:3做起,等到肠道适应了后,再提升到1:2,最终粗粮占到4成即可。另外,对于刚开始吃粗粮的糖友,一开始不要马上吃各种杂豆,可以先从易消化吸收的小米,藜麦、糙米、燕麦、大麦开始,等到胃肠能够适应了后,再慢慢增加豆类杂粮。4、粗粮细作。
对于胃肠功能差的糖友,主食加工“宜软不宜硬”,需要加工的稍微精细、软烂一点。比如蒸二合米饭的时候,可以稍微多放点水,多蒸几分钟,把米饭做的软一些。在粗细搭配的基础上,多采用发酵,烘焙的加工方法,比如把荞麦,全麦做成饼干、面包,把玉米面蒸成松软的玉米发糕、玉米饼。对于胃肠差而忙碌的上班族,老年人,早餐还可以借助现代高科技的电饭煲,破壁机,把各种杂豆粗粮放在一起,打成杂粮粥,杂粮糊糊等。添加膳食纤维
但是我们知道,粗粮细做的加工方法会影响升糖速度,尤其是把粗粮打成粥,磨成粉以后,分子结构更小,淀粉糊化程度更彻底,对餐后血糖的影响更大,那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通过加拿大的一项关于燕麦β-葡聚糖的研究中,确实找到了一个有效的办法,这项研究表明,在他们的测试餐----中添加0.4g的β-葡聚糖,餐后血糖峰值能降低20%。所以,根据这个结论,我们只要给杂粮粥,杂粮糊糊中增加点β-葡聚糖,餐后血糖就不会蹿的那么高了。那么接下来,大家肯定要问什么是β-葡聚糖?其实这是一种高粘度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它能够延缓食物胃排空、延缓葡萄糖在小肠内壁被吸收入血的速度,也就是说这种β-葡聚糖能让食物慢消化,缓吸收,所以,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优选燕麦、大麦
这种β-葡聚糖广泛存在于燕麦与大麦中,尤其是燕麦麸中含量更高。所以,在这里我特别建议大家,在熬杂粮粥的时候,杂粮的食材一定要加入燕麦、大麦,而且吃的时候再额外加点燕麦麸,就达到了我们降糖的功效。这样下来我们就能把营养与血糖都完美的兼顾到。需要给大家强调一点:建议大家在市场上要买那种整粒的燕麦与大麦,不要买加工好的燕麦片;另外燕麦麸要尽量找那种β-葡聚糖含量在20%以上的,冲起来有那种黏糊糊感觉的,这样才能达到我们降糖的功效。关于杂粮粥的做法,我们在《教您如何吃早餐》中已经有详细介绍,感兴趣的糖友可自行查询。除了这个方法之外,我们当餐食物吃的杂一些,做好食物搭配,比如给杂粮粥搭配上馒头,糊塌子、长山药这些干的主食,还有鸡蛋羹、豆腐脑、牛奶这些抗饿副食,拉低本餐的升糖速度,去挽救血糖。5、多喝水。
粗粮中的膳食纤维需要有充足的水做动力才能保证肠道的正常工作,一般多吃1倍纤维素,就要多喝1倍水。所以,建议胃肠差的老年人每日饭后多喝水,一日饮水量不少于-ml。好了,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根据这样的指导思路,我们后续会研发出相应的系列食谱,感谢大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