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进入春季,腹胀、上吐下泻的宝宝明显增多,中医认为是脾胃不和,西医认为是某某病毒流行,丞林认为和时令有关,和肝有关“春同于肝”。肝气调达,气机通畅;肝出问题容易犯脾胃,造成脾胃不和。所以春季推拿应注重疏肝平肝健脾。
编辑/丞林
1、顺运内八卦
八卦主治胸腹气机不畅导致的咳嗽痰喘、胸闷、食积等。
2、清胃经,用于呕吐、腹胀者
清胃能够治理肚腹胀满,积滞腹痛,恶心呕吐,纳呆等,也是清除食物为本。
3、清脾10分钟
清脾穴能消除积滞,消除胀满,解决食积不消化的内部问题。
4、平肝以发散表邪。平时孩子眼屎多、脾气大,可以多平肝
5、运板门,可以增强胃的功能、健脾胃。
6、推天河水15分钟。从小儿腕横纹均匀推到肘横纹
推天河水能退热,可以清心安神,孩子烦躁、发热可以用此穴。
7、掐五指节2~3遍
掐五指节可以用于伤风感冒,调和气血。宝宝有惊吓的症状可以揉揉。
8、掐揉四横纹。可以消积滞、消腹胀。
春季肝火旺容易引起哪些不适:
·肝火旺盛影响到脾虚,引起呕吐、厌食、泄泻。而脾虚还能引起倦怠、乏力。
·肝火犯肺,会引起咳、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脾胃病也会影响到肺,食积生痰,引起痰咳。
·心肝火旺,表现为心烦易怒、口干、睡眠不安。
·肝影响到肾,导致肝肾阴虚,出现:心烦口干、舌红苔少、五心烦热、目涩目糊。
父母如何应对看这里:
一、预防保健是降低小儿发病概率最有效的方法。根据春季的季节特点,结合孩子的体质,小儿推拿师可采用健脾益肾、滋阴养血、柔肝熄风、清热利湿等保健推拿手法,调理五脏,平衡阴阳,提高抵抗力。
二、春季要注意对小儿四个方面的护理:
1、穿衣:春天宝宝的衣服要注意防风御寒,衣服不可骤减,一定注意随着气温变化加减衣服。但也不宜穿的过多,春季小儿户外活动量加大,活动中穿的过多容易出汗,一遇冷风会导致感冒。
2、饮食:中医讲“五色入五脏”,多食青绿色的食物养肝脏,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像青菜、芹菜、苦瓜、菠菜等。
3、睡眠:充足的睡眠对于小儿非常重要,小儿睡眠时分泌旺盛的生长激素,对他们的生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运动:空气好的情况下,多进行户外活动,运动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呼吸和消化功能,增强孩子自身的体质。
食疗帮宝宝改善症状1、莲子山药粥: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虚患儿。 2、红枣小米粥: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改成小火熬成粥食用。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患儿。 3、麦冬沙参扁豆粥: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粥食用。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的患儿。
孙重三派、三字经派、张汉臣派,盲派参加齐鲁儿推论坛妈妈微课堂(公益)
请加丞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