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患者快速恢复元气,中医有好手段

明医公开课

第课

腹腔术后必须等到“排气”才能开始逐渐恢复进食,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虽然很多外科手术本身非常简单,但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并发肠粘连、肠梗阻,出现不规则腹痛,却是现代医学的难题之一。现代医学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对严重并发症患者施行再次手术松解,易导致“雪上加霜”的局面。

穴位是人体“随身的药箱”,黑龙江中医院普外科独创性地将针灸技术应用于外科术后,可以更有效地防治肠粘连、肠梗阻,让术后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困扰,更快地恢复健康。

腹部手术真的会“伤元气”吗?

据黑龙江中医院普外科主任王宽宇教授介绍,民间流行的说法认为,腹部手术会“伤元气”,从中医的角度看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行不利,导致血脉瘀阻、不通则痛。腹部手术的创伤和麻醉反应以及术中对胃肠道直接的损伤和刺激,可造成腹腔脏器气滞血瘀,脏腑气机运化失调,传化之物停滞。

腹部术后胃肠功能不能顺利恢复,肠的蠕动及吸收能力受限制,不但造成肠腔内液体大量丢失,而且也使得腹腔、肠腔内压力增高,出现腹痛、腹胀,各种并发症的危险性也增大。这种情况下,单用西医药治疗和胃肠减压往往很难奏效,且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

两大要穴可促进胃肠道排气

王宽宇教授介绍说,足三里是治疗肠胃痛的首要穴位,属足阳明经胃经多气多血之要穴,因其具有理脾胃、调气血、补虚弱、宣畅气机等多种功效而倍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anga.com/fzbm/6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