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紫苏鱼蟹中毒:紫苏能够对于鱼蟹中毒,可以使用。在过去的一般中药教材上,在这个功效的后面还有个解鱼蟹毒。我们现在不保留,原因是说紫苏对于鱼蟹中毒了以后,究竟它是一种特殊的解毒作用呢?还是因为中毒了以后本身就有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它是来调和中焦、调畅气机,缓解这些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的症状呢?现在还不是很清楚。如果说是前者,它就有特殊的解毒作用,那么它应该说是解鱼蟹毒;如果是后者,那么它是它的行气宽中在鱼蟹中毒当中的一种应用,那么解鱼蟹毒这个功效就不能成立。当然现在真正在临床上鱼蟹中毒可能不是简单吃一点紫苏就行的,可能这个临床价值现在不大了。一般真正临床出现了这个中毒,医院去综合治疗,采取前面讲过的一些急救处理的方法了,或者洗胃、输液等等。不能单纯的用点紫苏,有时候会贻误病机的。现在要用紫苏这个功效,有些是在烹饪鱼类的时候把它作为一个调味品,加在里面。比如说有的人有的地方吃那个生鱼片,吃海鲜也用点生的紫苏叶。比如说现在日本吃那种日本料理,吃生鱼片的时候往往都有生的紫苏叶,可能与这个也有关,当然也与它的调味,本身芳香有关。所以这个解鱼蟹毒,这个功效我们就没有再保留。后面在此外里面,谈到了鱼蟹中毒的时候,在临床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也是可以采用,这个就供大家参考。紫苏唇形科的草本植物,因其叶片上有紫色而得名。紫是颜色,苏是作用。本药是一个常用的发散风寒的药,也有一定的发汗解表的作用。作为治疗风寒表证的发散风寒的紫苏,它的作用是比较温和的,它的发汗解表或者发散风寒的力量都不强,所以在临床上一般是用于轻证。这个表证,表邪不盛,表证不重的这种情况下,比如有的轻微的感冒了,用紫苏煎一点汤,或者紫苏煎汤了加一点生姜、红糖,民间的一些单方也相当有效。紫苏作为一个发散风寒的药,兼有行气的作用,行气消胀的作用。如果说外感风寒除了恶寒发热这样一系列的风寒表证的症状以外,还兼有气滞的胸闷或者恶心呕吐,那么紫苏的发散风寒和行气的作用同时发挥。这一类的感冒在临床上很常见。因为现在的医学在临床上比如说感冒有一种类型把它称为胃肠型的感冒,感冒以后不但有全身的症状,而且同时伴有明显的消化系统的一些症状,比如说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胀或者食欲不振这样一些症状,紫苏就相当于对一类兼有消化系统症状的胃肠型的感冒,中医把它叫做理气解表。另外紫苏它的种子紫苏子是化痰止咳平喘药。紫苏也和紫苏子一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但是它不如它的种子,作用比较缓和、比较微弱。当然它还略有一点止呕的作用。所以脘腹满闷、恶心呕吐,紫苏都能够使用。当然这个脘腹满闷、恶心呕吐是一个症状,能够引起这种症状的原因很多。如果说是属于寒证的,寒邪凝滞,气机凝阻而不畅的,可以配伍温中散寒的药物。如果是胃热而引起,它本身是一个温性(的药)但不强,也可以和清胃热的药,比如枇杷叶或者竹茹、芦根这些既能清胃热,又有止呕的作用;或者有的本身既能清热又能行气的,比如说象川楝子;就是单纯的清热药它也能配伍,治疗胃热引起的气滞或者呕吐。饮食积滞,就配伍消食药,帮助消化。如果说痰气互结,就配伍化痰的药。孕妇如果胃失和降,在妊娠的早期往往形成了恶心呕吐,这种叫妊娠恶阻,紫苏也是能用的。所以它这个行气宽中,它可以用于很多种原因(引起)的脾胃气滞或者兼有恶心呕吐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