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ldquo既教又养rdquo

全文共45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在理塘县村戈乡小学,蓝色的现代化操场、宽敞明亮的教室、整洁的走廊、富有设计感的宿舍彩绘、先进的教具等一应俱全,教室内的钢木课桌,被孩子们用富有藏族特色的深红色桌布包裹起来。

“这里究竟需要什么?”贺琦产生了很大的疑惑。

“你笑起来真好看。”

十二岁的洛绒一边唱着网络上火爆的歌曲,一边在手机上“扩列”。洛绒解释道,“扩列”就是扩展好友列表,意为添加好友、网络聊天。

“真没想到他们现在这么潮流”,来自东部地区的探访志愿者贺琦很诧异,在她的印象里,这里可能还是“旧砖破瓦”,“妥妥的互联网洼地”。

但在理塘,反倒是洛绒嘲笑她“土”,“连短视频平台上最火的歌都没听过”。

当然,带给贺琦的冲击远不止于此,在理塘县村戈乡小学,蓝色的现代化操场、宽敞明亮的教室、整洁的走廊、富有设计感的宿舍彩绘、先进的教具等一应俱全,教室内的钢木课桌,被孩子们用富有藏族特色的深红色桌布包裹起来。

“这里究竟需要什么?”贺琦产生了很大的疑惑。

1不一样了:学校成为最靓的建筑

洛绒还小的时候,理塘不是这个样子。

作为家里目前唯一能够流利说汉语的人,洛绒像是个同声传译的翻译,替自己的父亲向贺琦讲述曾经的理塘。

“最早我们上学的学校是在路边的破旧寺院,一下大雪就会把路埋上。”洛绒父亲扎西说道,“下完雪如果我们在家,就会停课;如果我们在学校时下雪,就得等老人铲雪来接我们。”

至于教学环境、教师水平,谈论这些对于洛绒父亲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事情,“有书读就很好了”。

小学还没读完,扎西便退学谋生,这也成为他至今的遗憾。

“当时的破旧寺院离现在18国道不远,我爷爷就为了修那条道牺牲的”,扎西每天都会开车经过那里,破旧寺庙已经被夷为平地,换成矗立着的广告牌,欢迎每一位来到理塘的人们。

洛绒就读的村戈乡小学也在18国道附近,扎西每每路过都会感慨万分。是党的决心与信心、无数人的勇气与毅力,为每一位高原的子孙照亮前行的路。

说罢,还摸了摸洛绒的头,叮嘱他好好读书。

“这么多年我们这的教育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戈乡小学的一位老教师深有感触,“这些年全县都拼命往学校里面砸钱,什么好修什么,大楼、操场......”

对此,扎西也看在眼里,“不一样了,真的不一样了”。

甘孜藏族自治州教育和体育局披露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甘孜全州教育投入92.8亿元。截至年,全州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所,占地面积达.76万平方米,较年增加2.2万平方米。

在扎西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anga.com/fzfx/10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