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医院黄坑分院小儿三伏灸

孩子三伏灸,冬天少生病!

黄坑镇小儿艾灸开始预约啦!!!

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如果艾灸的话可以起到阳上加阳的效果,最大程度补充阳气,驱散体内的寒湿於,从而增强正气,减少冬季生病的几率,取到冬病夏治的效果。这个道理对孩子同样适用。

1、补益脾胃、多长肉

在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五行对应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同时也对应生、长、化、收、藏五化。四时若无长夏之“化”,则草木虽荣而终不成果实,秋既无收,冬亦无藏,对人来说也是一样的,长夏(三伏天)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脾主长夏,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人才会有生机!人体后天的生存、生长发育赖脾胃得以实现,而长夏为脾所主,此时用艾灸给孩子的脾胃加一把火,让脾胃得到更多的能量进行运转,就能很好的健脾开胃,多吃饭,多长肉了。

2、祛风寒、感冒可以少打针

夏天的空调房是特别容易引起伤风的时候,孩子容易流鼻涕、打喷嚏,这时候你就灸一会迎香、印堂、身柱、合谷,大概10几分钟,孩子的鼻涕就流出来了,你就会看到他脸就红扑扑的,手也暖了。湿气夏天最多,夏天的时候很多孩子长湿疹,吃寒冷的饮食,伤了脾,造成脾不运化,形成的湿,也要用艾灸,效果好,见效快,孩子也无痛苦。

3、平衡五脏、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我们五脏每个脏器都有阴有阳,阳气主功用,阴为阳提供动力。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艾灸能调整我们的阴阳,平衡五脏。我们用艾最主要来治未病,防病保健,增强体质。这个是历代以来人们所推崇的保健养生之法,包括我们的大教育家孔子,他也是用灸法进行预防保健。

4、清热泻火、不再容易发烧

孙思邈的医案中记载着用灸法给小孩清热。我们知道孩子受寒就会发烧,发烧是我们身体的本能,用发热的方法来驱逐我们身体受到的寒气。我们的手被门夹了,你会发现你的手会特别的烧灼,这是你身体用热把你的气血都调过来去修补你创口。此时我们借助艾火的力量,节省你身体的能量。所以我们清热泻火用的最多的就是发低烧的孩子、还有夏季高发的急性扁桃腺、腮腺炎、手足口病的孩子,就医的同时辅助艾灸都比较好。而且艾灸消肿散结的作用非常好,像风湿、小儿腮腺炎、扁桃腺等等就是运用艾的这种作用。

孩子脾胃虚弱三伏灸

很多灸友反馈孩子脾胃虚弱的的问题,因为三伏天阳气外盛,寒气伏内,正是肠胃病高发期!孩子脾胃虚弱的症状:

(1)孩子消瘦或过胖、脸色发青或黄、易流口水或口水过多。(2)舌苔白厚或黄厚(黄为有热)、口唇干或裂(多为脾虚有热)、易出现湿疹(湿疹的病根在于脾胃虚弱、生湿化热)。

(3)厌食或饮食过多(无节制)、腹部胀大或腹胀有气、排气多或放屁有味、腹泻(包括大便次数多,大便质地不好如蛋花样便或便水或水便分离)。

(4)便秘(包括大便干如球状、大便几天一次、大便头干后正常、排便困难,多为有热,也有单纯脾虚的)、尿床频繁或小便偏多等。以及孩子主诉的腹痛等。

长高、长壮,三伏灸身柱!

从夏至到处暑这段时间被中医称为长夏,而长夏中的“长”字,就有生长、长高的意思,寓意这时正是脾气生发、肌肉勃发、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就如植物在秋冬落叶,春天发芽,夏天借助丰富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快速生长一样,在长夏尤其是三伏天旺盛阳气的催发下,人的气血,尤其是脾气开始升发,而脾又是主肌肉的,故三伏天也正是孩子长高、长壮的好时候!

小儿常灸大椎、身柱,冬天少生病!

中国古代也有“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的记载。古代习俗称身柱灸,小儿必灸。小儿无病可灸身柱,以保健康,一般是在出生75天以后开始;若有病时,则不受时间限制,随时可灸。且小儿脏腑娇嫩,功能尚未健全,特别是肺,脾二脏较弱,因此小儿易患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泻,消化不良诸症。而灸大椎、身柱穴对这些情况就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夏天灸了,冬天少生病。在最典型的冬病,小儿哮喘的取穴中,就常用到大椎、身柱二穴,而且是要重点艾灸,具体取穴:大椎、身柱、肺俞、膻中、天突、中府、云门、神阙

小儿艾灸注意事项!

1、敷贴对象:2岁以上儿童

2、敷药当日以及次日忌食生冷、海鲜、辛辣食物,还有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它煎炸食物。贴药10小时内不能洗澡。

3、三伏灸疗法又称“发泡灸”贴后起水泡是正常现象。儿童贴1―2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灼热感,如有明显不适,及时取下。穴位上皮肤起泡效果更好,证明所贴药物已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

初伏:7月17日(星期二)中伏:7月27日(星期五)末伏:8月16日(星期四)

治疗地点:黄坑镇卫生院

咨询李医生-值班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anga.com/fzfx/10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