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bdfyy/新闻
人文
科普
服务
有这5大信号,应警惕结直肠癌
.长时间腹部隐隐作痛
由于肠道功能紊乱,或者肠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为隐痛或胀痛,还有渐渐加重的趋势。
2.大便隐血
便血原因主要为大便与肿瘤表面摩擦所致。大便里带有血迹,血色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且往往是血便分离。血量较多时,可见大便呈棕红色、果酱样。
3.贫血
肿瘤生长需要大量血液供应。所以随着肿瘤的逐渐增长,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但不是贫血越重病人越晚期。部分右侧结肠癌病人往往首先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乏力、疲劳症状。
4.便型异常
正常大便条呈圆柱形,垂直从肛门排出,如果有大肠癌的癌肿突出在直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的大便条往往变细,变形,呈扁形,有时变形的大便条上还附着有一丝丝血痕。
5.大便习惯改变
早期可出现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随着肿瘤持续增长,导致肠腔狭窄出现进行性便秘。直肠癌患者除了便频外,还有排便不尽感,最初发生在清晨起床后,逐渐增多,每日数次或0多次,甚至夜间也大便数次。
临床案例
患者男,63岁
主诉:间断腹部胀痛4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为持续性胀痛,伴有停止排气、排便,无腹泻、发热等症状,曾就诊于“医院”,给予诊断“肠梗阻”,给予对症处理后腹痛消失,后患者就诊于“医院”,行肠镜检查,诊断“结肠占位”建议手术治疗,患者今日为求手术治疗,遂就诊于我院。
镜下可见
检查所见:寻腔进镜80cm达横结肠,可见一占位致肠腔狭窄,肠镜不能通过,表面附有污物苔,质脆易出血。
检查结论:结肠癌
小心!结直肠癌容易找上这些人
.50岁以上
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致病因素对结肠黏膜的刺激的时间也随之增加,大多数患者的发病率在50岁以后。
2.有结直肠癌家族史
如果一个家庭成员,如父母,患了大肠癌,他患的疾病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8倍。
3.有结肠炎史
某些结肠疾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他们患结肠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30倍。
4、曾患结直肠息肉
息肉最容易发展成大肠癌,如绒毛状腺瘤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症,恶性的几率约为25%。
5、遗传背景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癌,通常是因为这些患者中相应的基因突变,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发病年龄提前。
体检如何发现结直肠癌?
一、直肠指诊
通过最简单直接的触诊和观察来判断肛肠疾病,超过半数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70%的直肠癌可以通过肛门指检发现。还可明确癌肿的形状、质地和移动度等。
二、粪便隐血试验
粪便隐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一个筛选指标。不止是大肠癌,像胃癌等消化道肿瘤,都可通过粪便检查发现是否有隐匿的消化道出血。
Tip:对于没有胃病病史的人,如果体检发现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建议择时再做一次,如果持续呈现阳性那麽就需要警惕了,建议进一步做肠镜或胃镜检查。
三、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最有效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清晰地观察肠道,并可在直视下钳取可疑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利於早期及微小结直肠癌的发现与确诊。
Tip:很多人害怕做肠镜检查,因为可能会带来一些不适感。不过现在,可选择在静脉麻醉的状态下进行无痛肠镜检查。
高危人群:建议40岁左右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平均3-5年复查一次。若发现腺瘤或者恶变的息肉应及时切除,并持续三年每年复查。
非高危人群:建议50岁以上都应该做一次肠镜检查,若没问题,以后每0年进行一次。
往期内容|回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