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血管年会陈德杰腹膜后入

白癜风吃什么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6528069.html

医院陈德杰在湖北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术年会上发表题为“腹膜后入路显露腹主动脉(经腹直肌切口途径)”的演讲。

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指动脉壁因粥样硬化引起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好发于动脉分叉以及动脉主干弯曲和受压处,大部分在动脉后壁,以腹主动脉远侧及髂动脉、股总动脉、股浅动脉受累最为多见。本病多见于中老年病人,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调查显示主髂动脉疾病发病率取决于研究对象的年龄、潜在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谱以及伴随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情况(如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等)。Criqui等评估60岁以下人群中下肢动脉疾病发生率为2.5%,60~69岁的人群中为8.3%,70岁的人群中为18.8%[1]。中国的流行病学资料未见报道

由于主髂动脉内径大、流量大,对于局限性狭窄或闭塞的病变段,腔内治疗往往可以取得90%的成功率,而对于长段狭窄或闭塞或多阶段的病变开放手术成功率常大于95%。因此目前国内外各医疗中心广泛开展腔内和手术方法治疗主髂动脉闭塞血管并取得保持血管通畅、临床无症长期随访结果。

TransAtlanticInter-SocietyConsensus,TASC(泛大西洋协作组)于年发表的主髂动脉病变诊治共识指出,对于髂动脉长段闭塞或狭窄的病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手术医生的操作熟练程度,可选择腔内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对于需要开放手术的病人,推荐采用腹主动脉作为流入道的旁路手术而不是髂动脉,这是因为以髂动脉作为入路,远期通畅率较腹主动脉低(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那么如何暴露腹主动脉是手术医生首先要面临的问题。

常规暴露腹主动脉的方法有两种,经腹腔显露或者腹膜后入路,前者因为切口长,创伤大,并且需要进腹,有术后肠粘连的风险,除非做AAA的开放手术,一般不用于主髂动脉的旁路手术。

腹膜外入路是各种教科书推荐的显露办法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显露肾动脉平面以下腹主动脉全程,对于做主髂动脉旁路手术的患者,缺点是全方位的:

体位不方便

切口长,有时候需断开第12肋骨

创伤大,需要切断腹内外斜肌以及一侧的腹直肌,离断腹横肌,术后抗凝可导致出血

腹股沟入路也可显露髂动脉以及腹主动脉下端

该方法主要用于髂动脉手术,若以腹主动脉作为流入道行旁路手术,腹主动脉的下端显露非常困难,并且该方法同样需要离断腹内斜肌以及腹横肌,存在创伤较大,术后发生腹股沟疝以及术后抗凝出血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院采用经腹直肌入路显露下端腹主动脉以及髂动脉的手术方法,国内文献未见报道。

经腹直肌入路显露下端腹主动脉

通过经典病例的分析讲解,总结个人体会:

该方法创伤较小,不离断任何肌肉,可获得类似于开腹显露腹主动脉的视野

难点在于切开腹直肌后鞘后的操作,此时需要分离壁层腹膜直至腹膜反折处方会有疏松结缔组织,有时候腹膜会破裂。小的破裂(1cm左右)可用纱布压迫,继续向外侧分离,吻合做完腹膜复位后多半不需要修补,若发现破口较大,有网膜或者肠管脱出,则需要修补。一旦到了腹膜反折,就会一马平川

本方法只适用于主髂动脉旁路手术

参考文献:

[1]CriquiMH,etal.Theprevalenceof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inadefinedpopulation[J].Circulation,,91(3):-.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06.20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联系-

官方网站:xueguanwaike.bookoes.org

投稿邮箱:xgwkzz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anga.com/fzjx/8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