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悠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71426.html
近日,张显岚主任带医院血管外科团队,应用上海微创心脉Aegis?分叉型大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成功治疗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一例。
患者:男性,75岁。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呈阵发性,恶心,呕吐。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无冠心病、糖尿病史,无外伤史。CTA显示为腹主动脉瘤且已出现局部破裂。瘤体直径为54*47.5*58.9mm。
图1·CTA
手术难点:
瘤体紧贴分叉处(图2),呈现局部破裂,根据经验:破裂性腹主动脉瘤受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腔内治疗后即时内漏严重,瘤体隔绝效果相对较差。综合考虑瘤颈角度与瘤体位置,决定选用微创心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Aegis?分叉型大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一体化支架由于不需要对接分支支架,隔绝效果会优于分体式支架,而且一体化支架采用“解剖固定”的设计理念,分叉点直接锚定于血管的分叉部位,减少了远期移位的风险。
图2·术前CTA
术前造影显示(图3),双侧髂总动脉基本正常,瘤体位于主动脉分叉处。
图3·术前造影
从左侧股动脉沿超硬导丝导入上海微创心脉Aegis?分叉型大动脉覆膜支架,并按照标准流程释放。
术后造影(图4)与CTA(图5)显示,动脉瘤被完全隔绝,支架形态良好,无内漏发生。
图4·术后造影
图5·术后CTA
术后总结:
Aegis?分叉型大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采用“解剖固定”的设计理念,即将支架的分叉点直接锚定于血管的分叉部位,将腹主和髂动脉支架做成一体的结构,支架分叉部位的构造紧凑,通过一套支架系统完成腔内修复,相较于分体式支架对于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的治疗更具优势,且能减少内漏的发生。
消息来源:心脉内部市场人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