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经验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6515633.html
你是否常常感到疲惫不堪、口干舌燥、食欲不振?这些都可能是脾虚的表现。
而脾虚并非小问题,它会影响你的整个身体健康。由于脾虚会不断升级,一旦出现问题,会扩散到全身,使各个器官都变得亏虚。
自己对着镜子舌头伸出来,如果你的舌头舌苔厚腻、有齿痕,那么你很可能处于脾虚状态。
脾虚,已然成为了我们的常态。
根据舌头的状态,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的脾虚症状。以下是脾虚的四个阶段:
入门级脾气虚:舌苔淡白,舌边有齿痕
舌淡胖,苔白滑;舌淡胖,苔白滑;
寒湿困脾:舌淡胖,苔白腻;
湿热蕴脾:舌红,苔黄腻。
在这里提醒大家,刚吃过东西的时候看舌苔可不行哦!
脾胃后天之本,
该怎么调理不同阶段的脾虚呢?
脾胃为中土,分属阴阳,脾为脏为阴,胃为腑,为阳。
脾胃是我们身体饮食化物的的重要脏器,是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
但常因外邪、起居,饮食的不当,最易损伤脾胃,所以看过中医的人,好像多数人都是“脾虚”。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针对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调理方案,以下是四种脾虚常见的调理办法。
一、入门级脾气虚:脾气不足,运化失健
典型症状: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倦怠懒言,面色萎黄或?白或浮肿,眼肿脸肿(小朋友比较常见)
脾功能不好,会导致消化慢、水分代谢减弱,最终引起体内湿气增加。所以有时候可能没什么食欲,吃完饭后肚子胀胀的,甚至还会感到困意。
这种一般要用“补”法,补脾“气”。
调养思路:
多吃具有益气健脾的膳食,如陈皮,砂仁,茯苓,白术。
健脾补血瘦肉汁:可用黄芪、党参、红枣、桂圆,一起炖瘦肉,小儿则可加用太子参;
四神汤:健脾经典方,让瘦子变胖,胖子变结实;
二、脾虚+阳虚=脾阳虚:阴寒内盛
舌淡胖苔白滑,有此舌象就是脾阳虚,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水果,或是肾阳虚衰,火衰不能生土。
典型症状:和脾虚一样会出现腹胀纳少,食后加重,便溏肢倦,食少懒言,面色萎黄。
脾阳虚则阴盛,寒从中生,故腹痛喜温喜按。水湿不化。
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完谷不化”,吃什么就拉什么,不消化的现象。
也会手脚冰冷,四肢禀气于脾胃,脾阳虚不能外温四末,就会出现四肢不温。
调养思路:
这种情况除了脾虚,重点还被“湿”阻碍了气机;可以用陈皮、砂仁这些既能祛湿,又能行气健脾的好东西。
还要温阳,可多吃甘温助阳的食物,比如五指毛桃,党参,太子参,陈皮,砂仁,姜,淮山,莲子,炒苡仁等;
猪肚汤加胡椒:暖胃祛寒湿。
三、脾虚久了,会寒湿困脾
如果湿邪困脾久了,伤了脾阳,运化无力,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舌苔会出现白腻,当饮食不节,过食生冷,久居湿处的时间长了,脾虚就华丽成为寒湿困脾。
典型症状:脘腹痞闷,胀痛,恶心欲呕,口中淡淡不渴,头身困重,面色黄如烟薰,体胖,浮肿,小便不利。
调养思路:
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多吃陈皮,砂仁,荜茇,茯苓,猪苓,炒扁豆,扁豆花;
加味四神汤:增强中气和气力;
陈皮扁豆排骨汤:健脾祛湿不伤阳;
砂仁根陈皮鸡汤:祛寒养胃;
四、油腻的湿热蕴脾
舌质红,苔黄腻,这就是湿热蕴脾人的舌头,湿热内蕴中焦,常因感受湿热外邪,或过食肥甘厚味,饮酒过多所致。
典型症状:腹部痞闷,纳呆呕恶,便溏尿黄,肢体困重,面目肌肤发黄如橘,皮肤瘙痒……或身热起伏。
调养思路:
宜饮食清淡,多食车前子,车前草,公英,芡实、土茯苓。
车前草赤豆猪小肚汤:排下焦湿热;
鸡骨草猪横脷汤:清肝胆湿热;
鲗鱼红豆粉葛汤;
土茯苓苡仁芡实龟甲汤。
很多人对脾虚不重视,饮食不忌口,久而久之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如果你觉得自己脾“虚”了,你是哪个阶段?可以扣相应数字,我们来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