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时看到白白胖胖、胳膊小腿儿像藕节一样的宝宝,都会心生好感,忍不住感叹:这孩子喂养得真好!老一辈的人们更是对大胖娃娃有着谜一般的执着。
传统观念中,胖娃=福娃,特别招人稀罕,但莞妈还是要提醒一句:胖娃虽可爱,千万别过度喂养!
一次带孩子去做儿保,遇一位新宝妈抱娃看诊,后面跟着孩子的奶奶。只见宝妈神色焦急,跟医生诉说宝宝两个月大,这几天特别嗜睡,连奶都不起来吃,而且瞅着脸色发白,嘴唇有些发紫。
医生仔细检查了宝宝的情况,又细细地问了孩子的喂养情况。当听闻宝妈每次给孩子喂完母乳,奶奶担心孩子吃不饱,又加喂60ml配方奶后,顿时明了。
医生判断或是由于过度喂养,造成宝宝轻度缺氧,当即指责这位奶奶的错误行为。两个月大的宝宝,胃容量也就鸡蛋般大小,母乳+60ml的配方奶,几次操作下来,这是生生地把宝宝撑坏呀!
常规状态下,宝宝的胃容量有限,但很多家长都“高估”了孩子的胃口,特别是新生儿阶段。如果宝宝喝奶经常超过胃容量,时常处于“吃撑”的状态,就是过度喂养!
??过度喂养坏处多,家长别不在意新生儿是过度喂养的“重灾区”,这是因为他们本身胃容量很小,一不留神就喂多了;其次,新生儿吃奶主要依赖于原始反射——吸吮反射,他们根本无法抗拒家长的过度投喂。
那么宝宝过度喂养都会有哪些危害呢?
☆消化不良:过量的食物在撑着胃,若不能及时消化,可能会出现吸奶、恶心、腹胀、腹痛等。
☆食欲不佳:长时间过度喂养,会使宝宝脾胃功能减弱,通常对食物的欲望会减少,拒奶。
☆过于肥胖: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超过正常标准。如果宝宝吸收不良,还可能表现为体重减轻,低于正常标准。
☆脑疲劳:过度喂养会使宝宝出现过度消化的情况,即将有限的血氧从头部转到消化道,导致大脑出现暂时缺血,产生脑疲劳。
☆增加疾病风险:宝宝长期处于过度喂养的状态,会对宝宝健康产生极大影响,使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类患病几率大大增加。
所以看到这里,你还会觉得给宝宝多吃一点没关系吗?古语有云:若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可见连古人都知道不要给孩子吃太多,保持七分饱即可。过度喂养只会慢慢“偷走”宝宝的健康!
??如何避免过度喂养?参照这份喂养建议就够了母乳喂养的宝宝较少出现过度喂养的情况,而奶粉喂养的宝宝,通常是由家长自行判断宝宝是否已经吃饱,因此有时候可能会出现误差。
加上家里的老人比较心疼娃,总想着再吃一点,孩子就长得快一点。因此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就给宝宝吃过量,导致过度喂养。
针对各月龄的宝宝怎么喂养,喂多少合适,大家可参照这份喂养建议: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自婴儿2月龄开始,每天的总奶量要大于ml,6个月以内每天总奶量不超过ml,6-12个月适量添加辅食,每天总奶量不超过ml,1-2岁不超过ml。
一般情况下,建议宝宝3个月内按需喂养,3个月后可逐步过渡为按时喂养。宝宝出生后应尽早开奶,无论什么条件下,应尽可能地坚持纯母乳喂养。
当然,除了科学合理地控制宝宝的食量以外,我们还要密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