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七绝·苏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
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
可知早有绿腰肥。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大约为3月20-21日期间),太阳位于黄经0°时。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春分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春分养生重在阴阳平衡,《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意思就是人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阴阳状况,使“内在运动”也就是脏腑、气血、精气的生理运动,与“外在运动”即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和谐一致,保持“供销”关系的平衡。
我院名中医和大家来谈谈九种不同体质的人,在春分时节如何养生。
〖平和体质〗
就是人们说的正常体质,春分养生只要注意饮食搭配合理就可以了。
〖气虚体质〗
表现为虚弱,感到疲劳,常出虚汗,容易感冒。除了饮食上调养,还应适量多运动,因为运动对补气有作用。
〖阳虚体质〗
表现为手脚怕冷,胃部怕冷。春分本来应是阴阳平衡的时期,但阳虚之体,阳弱不能与阴平衡,容易发生腹泻,应该科学膳食,注意温补。
〖阴虚体质〗
表现为皮肤干燥,手脚心发热,脸潮红,眼睛干涩,口易渴,大便易干结。可多吃点鸭肉莲藕汤、百合、芝麻。
〖瘀血体质〗
表现为有黑眼圈,女性痛经,年龄大的人血液黏稠,皮肤易出现瘀血斑点。适合吃一些紫菜、海藻、黑豆、柚子、山楂。
〖湿热体质〗
表现为易生粉刺和暗疮,有口臭,小便黄。可适量吃冬瓜、西瓜、芥菜、黄瓜、苦瓜、通心菜。
〖气郁体质〗
表现为情绪低落,易失眠。可以喝小柴胡汤、黄花菜鸡蛋汤、麦片牛奶。春分时节,郊游踏春很有效果。
〖痰湿体质〗
表现为人较肥胖,感觉肢体困重。该体质的人应多吃点冬瓜、萝卜、海藻、海带和薏米。
〖过敏体质〗
易起荨麻疹,易过敏,皮肤一抓就红。这种体质的人应该少吃海鲜与辛辣刺激之物,少饮白酒。
《素问·骨空论》:“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传统饮食养生与中医治疗均可概括为补虚、泻实两方面。
中医养生实践证明,无论补或泻,都应坚持调整阴阳,以平为期的原则,科学地进行饮食保健,才能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
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我院综合内科马晓红主任还为大家推荐了几款春季实用药膳。
鲍鱼龙眼麦冬汤
鲜鲍鱼克,龙眼肉30克,麦冬30克,甘蔗克。
先把鲍鱼洗净,放入龙眼肉、麦冬、切片甘蔗,加入瘦肉汤、适量食盐、隔水小火炖1小时即可。
鲍鱼能滋阴益肾、平肝潜阳、镇静安神;麦冬养阴润肺;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甘蔗生津润澡、清热利尿。此汤对于五脏体虚、劳热咳嗽、心烦失眠、头晕目眩者均宜。
山药芡实扁豆排骨汤
怀山药15克,芡实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术10克,猪排骨克。
先用水浸泡怀山药,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猪排骨洗净血污并斩件,芡实、北芪、白术用清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1个半小时,调味即可。
此汤有健脾醒胃、去湿抗疲劳作用,对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陈皮白术猪肚汤
新会陈皮6克,白术30克,鲜猪肚半个或1个,砂仁6克,生姜5片。
先将猪肚去除肥油,放入开水中去除腥味,并刮去白膜。陈皮、白术、砂仁、生姜用清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放入汤煲内,煮沸后用慢火煲2小时即可。
本汤有健脾开胃,促进食欲作用。对于腹胀、纳食不香、消化不良者尤宜。
党参黄芪薏米粥
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克。
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除核;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沙锅内,加清水煎汁;药汁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本粥能补中益气,健脾去湿,对于春湿天气出现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者尤为适宜。
中医院部中医诊疗设施齐全,除配备针灸器具、火罐、刮痧板、TDP神灯、艾条、天灸磁贴、三菱针等常规设备,还配备有体质辨识仪、牵引床、中药离子导入仪、熏蒸床等专科诊疗设备。门诊、病房均能开展中药饮片、中药颗粒剂、中药膏方、中成药、董氏奇穴针灸(头针、耳针、放血疗法)、针灸(火针、蜂针疗法、腹针疗法、平衡针法、脐针、子午流注针、银质针)、推拿、火罐、敷贴、刮痧、埋线、放血、小针刀松解术、熏洗、耳穴贴压、牵引、理疗、电针、艾灸(天灸)、推拿、拔罐、刮痧、中药热庵包等中医药服务。同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个性化健康宣教服务:一对一的体检报告及体质辨识报告解读,体检团体的健康知识讲座,中医治未病相关知识讲座、培训等。
医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