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11个月大的女婴小琪(化名)
一天腹泻10多次
病因很可能是吃了
放在冰箱已经好几天的水果
小琪家住市区,平时身体健康。十几天前,她突然发烧,体温最高升到40.2℃,还反复腹泻,便中带有血丝。由于腹泻次数太多,小琪出现脱水症状,家人赶紧带她到温医院就诊。经过粪便培养,医生在小琪的粪便中检测到鼠伤寒沙门氏菌,而且已经通过肠入侵血液,情况危急。
小琪是怎么感染这种细菌的?温医院感染内科主任陈益平介绍,感染这种细菌往往跟吃了不洁食物有关。小琪妈妈说,女儿发病前曾吃过放在冰箱里好几天的水果。这可能就是小琪发病的原因,因为冰箱里食物混杂,水果可能沾染上沙门氏菌。幸运的是,小琪送医及时,而且月龄较大,经治疗已脱离危险。
据了解,今夏以来,温医院已接诊20多例疑似感染这种细菌的患者。
陈益平说,这种病菌全年可见,发病高峰在每年7~11月份,此时正值夏秋季节,天气热,食物易被细菌污染。这种病任何年龄段的人均可罹患,但老幼、免疫力低下者感染后,容易出现腹泻、败血症等症状,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鸡蛋、鸭蛋等禽蛋,水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容易被沙门氏菌污染,因此市民要注意平时饮食卫生,不吃未煮熟煮透的食物,水果要削皮吃;在冰箱中储存食物时,最好覆盖保鲜膜,尽量不吃隔夜或储存多日的食物。
切记食物一定要洗干净煮熟,水果要削皮,谨防病从口入!
除了细菌性的腹泻,秋季温度冷暖不定,也有很多家长会在节假日带着孩子去旅行,但是由于劳累,饮食不规律,饮食不洁等原因,小朋友经常会发生腹泻疾病。
今天《世医堂?家有大中医》邀请到李静主任医师来为我们讲解如何通过小儿推拿来巧治腹泻!
图文详解如下
↓↓↓
第一篇:伤食泻主要症状是
近期有伤食史,大便稀溏、夹有食物残渣、气味酸臭、伴有恶心、呕吐、口臭、腹胀。
一、清大肠30-50次
穴位:位于食指桡侧面,食指间至虎口成一条直线
做法:作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桡侧缘,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从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二、顺运内八卦30-50次
穴位: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之中指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作画圈状。
做法:从乾宫起自兑宫止,顺时针运,反复操作。
作用:形滞销食,常用于食欲不振等病症。
三、掐揉四横纹3-5遍
穴位: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第1指间关节(中节)横纹处。
做法:将孩子左手四指并拢,以拇指端外侧缘着力,从食指横纹滑向小指横纹。
适用:调中行气、和气血、消滞胀。多用于防治疳积、腹胀腹痛、消化不良。
四。退六腑-次
穴位: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肘腕之间的一条直线。
做法: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中指二指螺纹面从孩子的肘部下推至腕部。
五、点揉足三里30-50次
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前缘一横指处。
做法:用拇指指端着力按揉30-50次。
作用: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止泻通便,多用于防治腹胀、便秘、吐泻等病症。
第二篇:风寒泻主要症状是:
便稀色淡、有泡沫、无臭味或者臭味较轻、肠鸣腹痛、口不渴、常伴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
一、上推七节骨30-50次
穴位:七节骨位于背部正中线第4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线。
做法:用一手拇指、或食指、中指外侧缘自下而上直推。
作用:温阳止泻。
二、两扇门30-50次
穴位:二扇门位于手掌背部中指两侧凹陷处
三、揉一窝风50次
做法: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用拇指指端按揉。
作用:行气通络、温中止痛,主治孩子腹痛、关节疼痛、伤风感冒、急慢惊风等。
四、顺逆交替摩腹5-10遍
做法:以肚脐为中心先逆时针摩腹,再做顺时针摩腹。
五、拿肩井10-20次
穴位:肩井位于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肩部筋肉处。
做法:用一手拇、食、中三指提拿该部位。
小儿推拿3大好处
1个好妈妈胜过10个家庭医生给宝宝做推拿,最重要的作用其实就是未病先防。通过推拿,让孩子气血调和、经络通畅、阴阳平衡,正气充足,从而不生病、少生病,促进健康发育成长。
亲情疗法,安慰孩子心神打针吃药和妈妈温柔的双手按摩,这两种感觉真是天差地别。这种精神上的安慰,对孩子康复的作用,其实是非常巨大的。小儿推拿不单是一种自然式的疗法,更是一种亲情式的疗法。
促进骨骼发育,快速长高
中医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对儿童来说也是生长增速的关键时期。世卫组织的调查也显示,儿童在四季的生长是不同的,其中三四月份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月份,不让孩子错过一年中最宝贵的长个时机。
各位妈妈跟着学起来吧!
《世医堂·家有大中医》
首播时间为每天上午:9:30
重播时间:16:51
想要报名或咨询的观众可以加北京看白癜风什么医院好治疗白癜风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