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三伏天”要来了
不少人“连喝水都会胖”
是不是经常胸闷、痰多、容易困倦?
咋样减肥都瘦不下去?
快来判断下是否属于“痰湿体质”吧!
1、体型肥胖?胸闷、腹胀?
2、经常身上没劲?身体困重?
3、喜欢吃肥甘厚味?
4、脸上经常出油?
5、爱出汗?出汗很黏?
6、舌苔白、腻?
如果有好几条符合的,
很可能就是痰湿体质了,
看下怎么调理吧!
丨什么是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紊乱
导致人体的气血津液运化失调
水湿停聚,聚湿成痰
痰湿内蕴
多数痰湿体质的人
体形偏于肥胖,腹部常肥满松软
面部的皮肤油脂分泌增多,出汗多而且黏滞
胸部满闷,痰多,口黏腻或甜
喜欢吃肥甘甜腻的食物
舌苔腻,脉滑
痰湿体质的人一般比较稳重
为人谦逊,性格上比较随和
做事比较有耐心,不急不躁,多善于忍耐
丨哪些原因导致痰湿体质呢?
1.寒湿之邪侵袭
所在的气候、环境阴暗潮湿,经常涉水淋雨,湿邪侵袭人体,脾胃功能受损,水湿运化失职,聚湿成痰。
2.饮食因素
经常暴饮暴食、爱吃肥甘醇酒厚味,同样会导致脾胃收受到损伤,无法布散水谷精微、运化水湿,湿浊内生,蕴酿成痰,痰湿内蕴。
3.先天因素
有些人平素胃热,加上喜欢吃肥甘厚味,脾运不及,聚湿生痰。
4.年老久病
随着年龄的增加,脾胃的运化功能减退,或伴肾阳虚,无法化气行水。
5.缺少运动
久坐缺乏运动,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减退,聚湿致痰湿内生。
丨到底该怎么调理呢?
痰湿体质的人
不要居住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
夏天也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屋内
适当出点汗有助于湿气的排出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清淡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维生素的食物
夏天平时可以适当的吃点生姜
情志方面,由于痰湿阻滞易引起气机不畅
建议保持情志舒畅,少生气
适当的体育锻炼也有助于舒展阳气,通达气机
建议慢跑、打球、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
选择有氧运动,微汗为宜,以助气血顺畅
推荐两个祛湿化痰的方子:
丨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卷三引《局方》
陈皮1钱,半夏1钱5分,茯苓1钱,甘草1钱,人参1钱,白术1钱5分。
用法:
上为细末,作一服,加大枣二枚,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
功能主治:
益气补中,健脾养胃,行气化滞,燥湿除痰,理气降逆。
主脾胃虚弱,气逆痰滞。
食少便溏,咳嗽有痰,色白清稀,短气痞满,呕恶呃逆,吞酸,面色萎黄,四肢倦怠;以及脾虚膨胀,外疡久溃,食少胃弱者;痔漏日久,脉数而涩,饮食日减,肢体愈倦,一切不足之证;胃气虚热,口舌生疮;中气不和,时时带下。
六君子汤为补益脾胃之气的四君子汤加燥湿化痰的陈皮、半夏而成,适用于脾胃气虚兼痰湿证。
丨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15g,白茯苓9g,甘草(炙)4.5g。
用法:
上药?咀,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温服。
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痰湿内阻,脾胃不和,胸膈痞闷,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咳嗽痰多。
二陈汤为治痰第一方,也是治疗痰湿证的基础方,燥化之中寓行运之法,重在治脾以消痰。
ps:仅供学习和交流,请在执业医师的辨证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服用。
丨也可以选择外治的方法
例如艾灸、推拿等
介绍几个简单的穴位:
丰隆、水分,防暑祛湿。
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一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水分: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中脘、足三里,健脾利湿。
中脘: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足三里: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如果您正在为找不到某种药而发愁
如果您正在为不知道该挂哪位专家号而困惑
请联系我:
长按扫码联系
定当竭尽所能帮您到底!
如果你认可中医传统文化的理念
一定要点击底部「在看」或者分享朋友圈
才能让更多人看到哦!
历史文章1、记录首届全国名中医---崔公让教授看诊的点点滴滴
2、年过八旬丨全国名老中医王万林教授丨甲状腺、乳腺患者的福音!
3、精诚为医,厚德为人丨记全国名老中医王立忠教授访谈
4、李勇丨不觅仙方觅睡方,睡眠专家教你如何睡好觉
5、冬病夏治丨为什么要贴三伏贴?你适合三伏贴么?!
6、用我的亲身经历来说说二陈丸的妙处!
7、脾虚,该吃健脾丸还是归脾丸?
8、同样是熟地黄,九蒸九晒的凭啥就贵那么多?
9、端午临近戴香囊,你准备好了吗?“五行香囊”祝安康!
10、夏至已至,冬病夏治千万别错过!!!
排版:川芎文案:川芎
校对:百合审核:青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