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便秘患者日益增加,不仅仅局限于老年人,而且也逐渐年轻化。患者一旦发生便秘,那么粪便堆积在肠道中,则产生较多毒素,这些毒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人体的各个部位,导致面色晦暗无光、皮肤粗糙、毛孔粗大、痤疮、腹胀腹痛、口臭、痛经、月经不调、肥胖、心情烦躁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结肠癌。
虽然便秘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为了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把便秘做了一个类比:人体肠道和肠道分泌物(粪便)的关系好比铁水管里的水(肠道)和管内的铁锈(各种影响因素)的关系,当水管内无铁锈的时候,那么水可以很顺利的经过管道输送。但是,一旦水管长期不用,管内就容易有锈斑形成,当再次使用时,便会出现水流减慢的现象,从而导致水质(便秘)发生变化。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的人体的肠道蠕动减慢时,那么就容易形成便秘了。此外,有人调查发现,长期便秘可诱发直肠癌、乳腺癌,所以,对便秘不能轻视。
一、“水质”变化的缘由——定义
便秘是指2~3日或数日排便1次,粪便干硬。常见表现为便量减少、过硬及排出困难,可伴有腹胀、食欲缺乏、直肠会阴坠胀及心情烦躁等症状,严重时可有其他并发症,如排便过分用力时可诱发排便性晕厥、脑卒中及心肌梗死等。主要见于:①大脑皮质对排便反射的意志增强,如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脑肿瘤等;②S2~4以上的脊髓病变,如脊髓横贯性脊髓炎、多发性硬化、多系统萎缩等。
二、为何“水质”会发生变化——影响因素
水的质量发生变化的因素,可分为: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三方面,水质的变化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人体中的“水质”也同样至关重要。但是,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导致体内的“水质”发生变化,这大大影响了人体内环境的平衡,给人体带来了危害。经详阅材料,针对于人体内“水质”的变化,我们汇总相关因素如下:
(一)胃肠道运动缓慢:缺乏B族维生素,甲状腺功能减退,内分泌失调,营养缺乏等,可影响整个胃肠蠕动,使食物通过缓慢,形成便秘。
(二)肠刺激不足:饮食过少或食物中纤维素和水分不足,肠道受到的刺激量不足,不能引起结肠、直肠的反射性蠕动,结果食物残渣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充分吸收,大便干燥,排出困难。
(三)心理因素:情绪紧张,忧愁焦虑,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某一工作,或精神上受到惊恐等强烈刺激,导致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紊乱,引起便意消失。
三、正确认识“水质”变化——常见误区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几乎是家喻户晓,但是对其的实质并非了解。民间最多的就是祖传秘方,或者口口相传的世人经验,因此,常常有一些关于疾病本身的误解,或者说治疗上误解。正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有关便秘的误区:
误区一、多吃香蕉能通便
一般人都认为,香蕉是润肠的,其实只有熟透的香蕉才能有上述功能,如果多吃了生的香蕉不仅不能通便,反而会加重便秘。因为,没有熟透的香蕉含较多鞣酸,对消化道有收敛作用,会抑制胃肠蠕动。一般来说,将香蕉放在透风处存放至表皮有黑斑,但内里质地并未改变时吃最好。
误区二、膳食纤维要多吃
膳食纤维的确可以缓解便秘,但它也会引起胀气和腹痛,胃肠功能差者多食反而会对肠胃道造成刺激。也并不是所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都有通便作用,比如山药,性偏温热,吃多了反而加重便秘。
误区三、油和肉都不能多吃
工业机械都需要润滑油的帮助,各个轴承才能正常运转,人体中也一样。所以,便秘的人需要稍微多吃些油,尤其是香油,以及它前身“芝麻”。每天一勺,一周内就可以改善便秘。至于肉,因为高蛋白食物对肠胃的刺激不足,便秘的人可以适当少吃。
误区四、多吃萝卜能通便
其实,这是一个便秘饮食中非常常见的误区。便秘分为很多类型,比如内热上火导致的热秘、脾肾亏虚和津液亏虚导致的虚秘等。中老年中,虚秘占的比例非常大。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胃肠动力不足。白萝卜有消食解气的作用,胀气性便秘吃点确实管用。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本来气就不足,再泻泻气,便秘就更重了。
误区五、喝茶能通便
很多人都觉得茶能去火通便,但是便秘者不宜多喝。因为茶有收敛作用,喝多了会加重便秘。但是便秘者一定要多喝水。普通人一天喝毫升水,便秘者要喝到毫升,把这些水分成8-10次喝,可以保证肠道湿润,有助缓解便秘。
四、改善“水质”从去除“铁锈”开始——自我管理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便秘的困扰,究其原因,不良生活习惯是便秘的主因,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便秘患者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长期的自我管理是改善便秘的重要方法,通过改善患者自身行为来保持和增进其自身健康,使患者生活有规律,从而避免便秘的发生。
(1)减轻的心理不安和恐惧,予以安慰和鼓励,使其树立康复的信心。
(2)要多饮开水,每日晨起可饮一杯温开水,以湿滑肠道。增加膳食纤维摄取,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无禁忌,每天至少摄入ml液体。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麦类、豆类、蔬菜、水果等。
(3)观察排便状况、粪便的性质及量,积极寻找引起便秘的原因。
(4)指导病人做适当活动,如腹部按摩,练腹肌和肛提肌的仰卧起坐运动等。
(5)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无便意,也应坚持定时去厕所蹲10~20分钟,日久即可建立定时排便习惯。
(6)改善生活方式,使其符合胃肠道通过和排便运动生理。
(7)治疗原发病和伴随病,有利于治疗便秘。
(8)尽可能避免药物因素,减少诸类药物可能引起的便秘。
(9)针对导致便秘的病理生理选用药物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应选用肠动力药,合理选用容积性泻剂、润滑性泻剂和刺激性泻剂。应避免滥用泻剂。
(10)生物反馈治疗,纠正不当、无效的排便动作。
(11)中医药治疗。
参考文献:
[1]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李增金,于普林,时秋宽,等.北京市部分地区城乡老年人便秘的现状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
[3]秦岭,石雪梅.丽珠肠乐加西沙必利治疗老年性便秘例[J].中国社区医师,,8(33):22.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