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血液保护4大推进举措个体化输血

来源:中华输血医学网

如何做好围术期血液保护,减少患者出血风险,是临床迫切的需求,也是降低围术期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围术期个体化输血策略

  

目前对于血红蛋白(Hb)水平在6-10g/dl患者的红细胞输注指南均采取限制性输血策略。根据氧供氧耗的基本原理,笔者团队提出了依据华西围术期输血评分(WCPTS)实施个体化输血策略(表1)。

  

笔者团队刚刚完成的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发,与现行指南的限制性策略相比,根据WCPTS实施个体化策略,可减少红细胞输注50%,人均节约住院总费用元,不增加术后死亡率或延长住院时间,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因此,应根据本研究结果,改变输血策略,修改输血指南。

  

产科自体血回输研究

  

宁波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余例经验和国外余例报道提示,剖宫产自体血回输安全有效。虽然我国输血指南仍将其列为禁忌症,但欧美一些国家已对此开禁。医院麻醉科正在开展研究,以评估产科自体血回输的安全性及能否减少对同种异体血的需求,以期能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在相关指南中将其列为适应证。

  

经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

  

产科出血、骨盆、骶尾部等部位肿瘤手术出血迅猛难以控制,笔者团队建立了超声引导下经股动脉置入球囊导管的腹主动脉内球囊阻断技术,可有效控制出血,操作安全方便,无射线暴露风险,为术者提供更好的无血术野,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启动肿瘤自体血回输工程

  

肿瘤手术用血约为手术用血总量的30%,我国每年约为8×kg。笔者团队拟开展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以确定肿瘤手术自体血回输的安全性和节约用血的效率,并研究其对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和5年生存率的影响。

  

本文转自中华输血医学网,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所述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anga.com/fzbm/8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