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胀腹泻,还要考虑这个原因hel

常有年轻的妈妈咨询我们,宝宝这段时间一直拉肚子,有时候还胀气,多次化验大便也没有问题,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些宝宝中有一部分是乳糖不耐受引起的。什么是乳糖不耐受呢?

乳糖是哺乳动物乳汁中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母乳中的乳糖是婴幼儿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乳糖进入体内后在小肠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水解后的半乳糖是构成脑及神经组织糖脂质的成分。由于乳糖酶缺失或活性降低可导致乳糖吸收不良,未被消化的乳糖进入结肠后可被细菌发酵生成醋酸、丙酸等短链脂肪酸及二氧化碳等气体,进而增加肠内渗透压,出现肠鸣、腹痛、腹胀和腹泻等临床表现,称为乳糖不耐受症。单纯有乳糖酶缺乏但无症状者称为乳糖吸收不良。

有研究指出乳糖不耐受约占婴儿期腹泻的46.9%~70.0%,易引起腹泻迁延伴营养不良及其他并发症,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

乳糖不耐受症分类

依照病因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先天性和发育型4种类型。

原发性乳糖不耐受是乳糖不耐受最常见的原因。此型患儿出生时大多数乳糖酶表达正常,随年龄增长,乳糖酶活性逐渐下降,与乳糖酶基因表达降低有关。并非所有原发性乳糖酶缺乏都会出现临床症状,因成年人饮食不以富含乳糖的食物为主,平日乳糖摄入量少不至引起临床症状。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是指多种原因致使小肠上皮损伤,乳糖酶活性暂时性下降,多数随原发病纠正后得以缓解。婴幼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更为常见,其中轮状病毒肠炎发生率最高,该病毒不仅破坏肠黏膜,减少乳糖酶的分泌,还直接作用乳糖酶使其分解,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使腹泻迁延。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出生时乳糖酶活性低下或缺乏,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此种原因较少见。此类患儿一旦食用母乳者其他包含乳糖的食物就会出现顽固的呕吐、腹胀、腹泻,易出现脱水、电解质丢失,从而有生命危险。

发育型乳糖不耐受此型在孕34周前早产儿多见,是由于肠道发育不成熟所致。

宝宝出现了乳糖不耐受,如何治疗呢?

1、饮食治疗

是乳糖不耐受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因婴幼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更为常见。继发性乳糖不耐受首要的治疗是原发病的治疗。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非乳蛋白过敏的婴儿出现急性腹泻时,可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用无乳糖或低乳糖配方代替普通配方粉,直至腹泻痊愈,再坚持1~2周。若母乳喂养期间,婴儿出现急性腹泻应在坚持母乳喂养的同时,每次喂养前添加外源性乳糖酶。外源性乳糖酶使用期限仍可延至腹泻痊愈后1~2周。

2、益生菌制剂

研究表明多种益生菌与乳糖酶有关,乳酸菌可产生乳糖酶,同时可延缓胃排空速率,减慢肠转运时间;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能酵解乳糖,在酵解乳糖时只产酸不产气,不增加渗透压,同时增加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吸收,有利于减轻乳糖不耐受症状,可在饮食基础上辅助应用。

3、补充乳糖酶

乳糖不耐受症最重要的病理改变是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低下,理论上补充乳糖酶是最佳选择。优点是可以继续原有喂养的喂养方式而不需停母乳,并能较好改善腹泻症状。但乳糖酶市场价格相对较贵;此外其发挥作用的最佳pH是5.5~6.0,口服时易被胃酸破坏,冲服时水温需控制在40°以下,否则会影响其活性等。这些条件一旦掌控不好均将影响其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王文建,乳糖不耐受症的诊断与治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姜毅,新生儿乳糖不耐受,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有关育儿方面的困惑,欢迎联系我们哦!









































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
治疗白癜风抹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anga.com/fzfx/44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