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里隐藏着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邪气,会对肾脏造成伤害,诱发慢性肾脏病,这个邪气就是风邪。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风邪、保护肾脏呢?中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张昱推荐两款代茶饮,并强调黄芪的补益作用。
风邪:春季的伤肾元凶
中医理论认为,肾主封藏,风邪入侵体内,会影响肾藏精的功能,导致体内的精微物质、蛋白“漏出”。
风邪伤肾的特点
浮肿:面部浮肿在先;
疼痛:腰膝酸痛为主;
泡沫:尿中泡沫多;
季节:冬春季节以上症状高发或加重。
张昱介绍,慢性肾病的形成原因是复杂而且综合的,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他总结了四个伤肾的元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虚→风→瘀→毒。
在“虚”和“风”的阶段时,病情比较轻,经过及时的治疗和调理,能得到很好地控制甚至可能逆转和康复;
而一旦进入“瘀”和“毒”的阶段,往往已经出现器质性改变,如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甚至是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危险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张昱推荐两个预防风邪保护肾脏的代茶饮:苏防饮和银花青果饮。
针对风寒人群
苏防饮
风寒症状:怕冷、低烧、头痛、肌肉或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清稀、舌淡薄白苔。
调理方法:苏叶3克、防风3克,泡水代茶饮。
针对风热人群
银花青果饮
风热症状:鼻塞流浊涕、发热、汗出口渴、咳痰黄稠、咽喉疼痛、舌红苔薄黄、微恶风。
调理方法:金银花3克、藏青果6克、桔梗3克,泡水代茶饮。
一味黄芪肺脾肾三补
张昱指出,从中医的角度看,慢性肾病属于本虚标实,这个本虚指的是脾肾亏虚。针对这个情况,他在临床中大剂量运用了黄芪,因为黄芪具有肺脾肾三补的功效。
对于脾肾亏虚的人群,张昱还推荐一款补益用的代茶饮——黄芪芡实饮。
生黄芪20克、芡实6克、玉米须3克、防风3克、生山楂3克
黄芪补益脾肾,芡实健脾益肾、收敛止泻,玉米须利水消肿,防风祛散风邪,生山楂活血化瘀、健脾开胃。适合表现为脾肾亏虚的亚健康人群日常调理。
煮水代茶饮。
疲倦乏力、腰脊酸痛、便溏、肢体困重、耳鸣、浮肿、畏寒肢冷等。
黄芪虽好不是人人适合
黄芪补气药效极强,补得不对却容易出现腹胀、排气多的问题。你适合用黄芪吗?跟着专家来测试吧!
重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