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
为防癌,切了乳腺后,又把卵巢给切了!
近日,美国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继两年前切除了乳腺后,又做出了这样一件常人看来疯狂的举动。3月24日她通过《纽约时报》公开宣布,由于担心罹患卵巢癌,她已经预防性切除了卵巢和输卵管。
在一些媒体盛赞其勇气和预防癌症的决心时,一系列疑问也在公众间持续发酵:这样的选择是过于激进还是必要之举?
当记者求解医院的妇科专家后,得到了几乎相似的答案:理解安吉丽娜?朱莉做出的这项个人决定,但并不倡导公众“效仿”。提高卵巢癌的防治意识,确保规范化治疗,仍是更多人群适用的最佳方案。
预防切除器官不应盲目效仿“我能理解她的选择,也许家人的离世对她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所以她在充分理解这项医疗决策背后的利弊后,愿意做出这样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做法值得被更多人采纳。”医院妇瘤科主任高雨农教授对于朱莉事件的看法在医学专家中具有代表性。
3月24日,朱莉在《纽约时报》撰文称,由于携带BRCA1基因突变,其患卵巢癌的风险达到50%,患乳腺癌的风险高达87%。包括其母亲在内的三位家人均因癌症去世。
BRCA1是一类肿瘤抑制基因,能确保细胞的遗传物质的稳定性,防止细胞生长变异。高雨农表示,一位无卵巢癌家族史且无BRCA1基因突变的女性,一生中发生卵巢癌的几率大约为1.4%。携带BRCA1基因突变的患者确实比其他人群更易患上卵巢癌,但需要阐明的是,携带该基因不一定会罹患肿瘤,而不携带该基因也有可能患肿瘤。癌症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风险概率都是一个相对的结果。
“即便预防性切除卵巢及输卵管,并不能%预防生殖系统肿瘤以及特殊类型卵巢癌的发生。”高雨农说。
据介绍,JAMA杂志于年曾报道卵巢切除术能够降低BRCA突变携带者患癌症的风险。该研究对近名妇女平均随访5年~6年,结果显示,虽然卵巢切除术可以使卵巢癌、输卵管癌、腹膜癌的癌症风险降低80%,70岁前死亡风险降低77%,但在例预防性卵巢切除的人群中,仍有78人出现腹腔中的隐匿癌和腹膜癌。
“消除所有风险是不可能的。退一步说,现阶段基因检测并没有那么可靠。任何选择就像赌博一样。”医院妇科肿瘤科副主任王珂直言,对于朱莉事件,商业炒作的因素肯定存在,包括两年前乳腺切除后的整形再造,再包括此次卵巢切除后的内分泌治疗的支撑,都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支撑,而这些是普通老百姓难以承受的。
“此外,有癌做手术和没癌切正常组织,完全是不同情况。”王珂说,这需要患者深刻了解手术后利弊,同时医患双方都要面临极大的伦理问题。“至少目前在国内,仅凭基因检测结果,绝大多数医生是不会同意为患者进行预防性切除的,即便医生同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而我国还没有肿瘤预防性切除的相关伦理学依据。”
卵巢癌防治仍是世界性难题除了预防性切除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预防卵巢癌发生?在采访中,各位专家都直言不讳,卵巢癌的防治确实是世界性难题。
王珂告诉记者,当前卵巢癌的发病率位于妇科肿瘤第三位,但其死亡率却位居妇科肿瘤第一位,其数量甚至是发病率第一位的宫颈癌和第二位的子宫内膜癌的总和,其原因源于各个方面。
首先,目前卵巢癌没有确切的一级预防手段。王珂说,虽然有研究显示,年龄、家族史、未产、滑石粉等因素可增加卵巢癌风险;口服避孕药、多产、输卵管结扎、哺乳、子宫切除等方式,可降低卵巢癌风险。但均未达成广泛共识。因此,更多医学专家寄希望于早诊早治这类的二级预防手段。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公众缺乏必要的防治知识,且卵巢癌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我国70%的卵巢癌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
在卵巢癌的治疗方面,高雨农也坦言,效果也非常有限。即使经过有效治疗达到完全缓解,仍有70%的患者将会复发,5年生存率仅为30%~40%。
“正因如此,患者要正确的理解医学的发展和其局限性,同时还需要患者在现有医学发展阶段,做出及时、科学的诊治决策,最大限度地提升治疗效果。”王珂表示,当前国内一年一次的查体频率,对于卵巢癌的预防是远远不够的。卵巢癌的恶性化程度很高,疾病进展很快。所以有家族史的女性,30岁以后应保证一年两次进行经腹部盆腔B超或阴道内超声,并进行肿瘤标记物CA的检测。同时,超声造影也有助于对肿瘤良恶性进行鉴别。
“当患者出现腹胀、腹水等消化道症状后,应考虑卵巢癌的可能,及时就医。”高雨农说。
卵巢切除并非“一切了之”朱莉在其手术日记中有这样的叙述:“手术没有乳腺切除术那么复杂,但影响更为严重,它会让女性进入更年期,所以我要从身体上和情感上都做好准备。”
对此,专家们也坦承,接受预防性切除卵巢的患者不仅要承受手术的痛苦和风险,负担手术带来的经济压力,还需要面对激素水平变化带来的种种不适甚至其他疾病的风险。
王珂告诉记者,卵巢其实是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重要器官。女性过早切除卵巢,会出现严重的更年期症状,增加血栓、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目前NCCN推荐的预防性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的时间是35岁~40岁,这就意味着这一人群需要通过药物替代治疗维持激素水平。然而,目前外源性补充激素的安全性仍缺乏临床研究证据。更有研究显示,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等致癌风险。
正因如此,我国大量接受因其他疾病接受卵巢切除的患者,都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是否接受药物替代治疗以及治疗持续时间。专科医生也会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权衡利弊,给予个体化建议。
即便接受采访的专家都表示,朱莉预防切除卵巢的做法不适于在公众间传播,但大家也坦承朱莉事件带来了一些正能量。
在高雨农看来,虽然囿于知识所限,我们可以谈及“预防”的癌症仍仅限于那么几种,所能采取的预防措施仍不完善,有些治疗方式仍存在争议,但我们已经走在了积极抗击癌症的路上,并有更多的人开始北京医院看白癜风多少钱北京中科医院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