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越重,脾胃功能越不好!
今天给大家分享3个中成药,逼出你体内的寒湿。激活你的脾胃,让你彻底摆脱亚健康状态。
咱们的脾胃是一个娇气的小姑娘,她既不喜欢黏糊糊的湿气,又特别畏寒怕冷,所以体内寒湿一旦较多,她就会躲起来,消极怠工。
那这个时候我们生命活动所需的气血营养就都供应不上了,身体缺乏能量就会出现各种亚健康问题。比说纳呆、腹胀、便溏、乏力、倦怠、嗜睡、精神不振、容易感冒等问题。
所以要摆脱“虚”症,维持健康状态,就要先把纠缠“脾”的这个小姑娘的“寒”和“湿”都除掉,让脾胃可以发挥正常功能,为身体提供充足能量,具体怎么除呢?借助3个中成药就能办到:
湿重寒轻1什么特点就是吃了东西不容易消化,总觉得自己肚子胀胀的,肚子总会咕噜咕噜的叫,排便呢比较困难,需要时间长,而且大便还容易粘马桶,平时总觉得身上没有力气,脸色也较正常人偏黄一些,就是吃了东西不容易消化,舌质颜色比较淡,舌苔白腻,而且很爱出虚汗,稍微一动就出汗,一出汗就感冒。
对于这类亚健康人群,我一般调理的话会以参苓白术散做基础方,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辨证加减,
参苓白术散为补虚类方药,可益气健脾,也能渗湿行气,具有宣通肺气的功效。是培土生金,改善脾虚湿盛证的常用方剂。
寒湿病重2什么特点就是食欲不振,不想吃饭,消化不良,吃点东西就腹胀,以及大便稀溏不成型,容易冲不干净的情况,舌头伸出来齿痕明显,舌面比较滑湿。
这类人群通常伴随患慢性胃炎、消化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对于这类亚健康人群或一般调理的话,会以平胃散做底方,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做加碱。比如说患者寒性较重,我会加上干姜、草豆蔻,郁儿化热的话,我会加上黄连、黄芩;腹泻严重的话会加上茯苓、泽泻。
当然对于轻症患者,就是那种刚刚有这种情况,或者是年纪轻轻没有胃肠疾病的患者,我会推荐大家服用方便易用的中成药平胃丸来进行调理。
寒重于湿3什么特点就是不敢吃凉的,凉水也不敢喝,一出去就随手拿着保温杯,稍微不注意,吃了一点凉水果,就开始肚子疼,拉肚子了,这种情况,一般就是脾胃虚寒了。
再看一下舌头是不是发白,发紫,齿痕也比较明显,而且平常手脚冰凉,不容易暖热。这些情况,一般就是因为我们年轻的时候,或者天热的时候过分贪凉,比如一口气吃好几个雪糕,当时没事,但是已经伤害到了我们的脾胃阳气,阳气一衰,身上的小太阳就没有了,我们就很容易肚子疼,拉肚子,怕冷等等。
这时候我会用到附子理中丸,它可以健脾升阳,祛寒湿,适合那种脾胃虚寒,湿气重的人,一边提升脾胃的运化功能,一边把我们身上多余的水湿赶出去。
刚才提到的3个中成药仅供参考,建议大家一定要弄清楚自身情况,如果搞不懂就线下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千万不要盲目用药,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帮助,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