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杂学旁收的薛宝钗的养生哲学

郑玲玲讲皮肤病 http://www.yunweituan.com/

养生启示一:自学中医,掌握自己的身体

上一期我们聊到薛宝钗给妈妈急救、给贾府上上下下有需要的人提供健康咨询帮助。试想,如果她没有学过中医助人,哪能让贾府上下都交口称赞?我们多多少少应该自学中医,掌握自己最宝贵的身体!遇到问题,可以先问问自己: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为什么?应该怎么做?而医院一股脑把自己交出去。找一个好的老师带我们人门、找到一门与自己有缘的中医课程,然后一门深入地学习,学习医道,明白医理,不被人忽悠。现在自学中医的环境太好了,自学中医的整个难度降得非常低,所以大家要好好学习。

养生启示之二:稳重、平和且适度抒发的个性是养生要务

宝钗的另一个养生哲学启示:稳重、和平且适度抒发的个性。如果个性急切,或说个性比较偏激,甚或个性比较钻牛角尖,都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因为我们说七情致病,各种不同的情绪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也就是所谓的“心理影响生理”。那最好的心理状态是什么呢?那就是平和、稳重的个性!

《论语》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它的意思是说君子要稳重。

在佛家来说,修行者要修学“戒、定、慧”三学。戒是守戒;定是要能够稳重,要能够不为环境所影响;慧是智慧,要能够开启智慧,合起来就是佛家讲的增上三学--戒、定、慧。这其中的戒学是指行为上的修持,而定学则是心灵的功夫。所以一个平和、安定、不因环境变化而任意起伏的心理状态是最重要的。谈到“定”,也不是说从此就像槁木死灰一般,而是适度地抒发条达,这样才是对的。如果老是忍着可不行。有些人是很能忍,但身体往往不好,多有肝郁气滞。有些人看起来是很亲切,也很有礼貌,一把脉,却是弦脉,而且是弦浮脉,就说明这个人其实是一个很能忍的人,甚至忍到导致内伤,出现了肝郁的现象,最后肝郁到觉得腹胀,这个是肝气犯脾胃了,是很严重的情况了。这样的人是把所有的压力都收在里面,自己用力压抑来控制。这样很不好,其实有时候要适度疏发才对。

我们说怒会伤肝,但小小的怒其实能够让心情条达,切记不要大发脾气,稍微发一点就好了。甚至正面地说,怒虽可  伤肝,可是小小的怒可以变成积极奋斗的动力,所以说要适度调适,这是养生的要务,很多人在这方面都需要跟宝钗学习。在小说里她也有发脾气的时候。比如对夏金桂这个很坏的嫂子,宝钗也是展现出她那种当家做主的强势作风,所以她在这个地方是能够适度抒发的,但在大多数场合她会避免让自己有大爆发的机会。在第五十五回里面,王熙凤讲到宝钗,说宝钗的态度是“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其实她认为宝钗这个人很精明,就是说只要宝钗知道某件事情跟自己没有利害关系,且决定了以后不管怎样,她都会洁身自爱、置身度外去看。所以有些人不喜欢宝钗,原因就在这里,因为宝钗算计得很好。可是宝钗为什么要这样呢?她要让她的心不为别人所识透,把一切喜怒情绪都隐藏起来,而且藏得很深,不会轻易被外界的种种事物所打扰。

有些人虽也呈现出一种“定”的感觉,但外界一有小小的波动就“不定”了。说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吧。苏东坡在一首偈里面写道“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作完自己再念一遍,觉得这种感觉真不错,便写了寄给佛印。佛印看完,在上面写了“放屁”两个字就寄回去。苏东坡一看差点气死,坐船过长江,兴师问罪,结果佛印说:“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所以说啊,我们的心要能够调伏,才能够快快乐乐、条达平和、健健康康,这是养生者很重要的心理修持。

下一期我们聊聊湿热体质的表现及调养。再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anga.com/fzyy/131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