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行为病因,主要包括饮食失宜、劳逸失度两个方面。
本期内容:
1.饮食失宜
2.劳逸失度
1.饮食失宜
饮食是人出生以后维持生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饮食失宜,就会导致疾病。饮食物主要是依赖脾胃进行消化吸收,饮食失宜,就会损伤脾胃,因而称“饮食内伤”,可导致食积、聚湿、化热、生痰、气血不足、食物中毒等病变。
饮食失宜,可分为两类:一是摄食行为有失常度;二是所食之物不洁或不当。
一是摄食行为有失常度
良好的饮食行为,应以适度为宜。过饥过饱或饥饱无常,均可影响健康,导致疾病发生。
人通过饮食摄取生命所需营养物质,同时,消化吸收食物需要依赖人体相关器官的功能,消耗人体的能量,所以饮食要适度,过饥过饱对身体都有害。
长期摄食不足,营养缺乏,气血生化来源减少,就会出现全身虚弱,脏腑功能衰退,正气不足,抵抗力弱,易感外邪。儿童时饮食过少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饥饿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加快等与消化有关的功能亢进。如果经常在强烈的饥饿感时仍不能及时进食,就会损伤胃肠,导致胃肠疾病。
长期故意抑制食欲,可发展成顽固的身心疾病厌食症。
《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过量,或暴饮暴食,或脾胃气虚而强食,脾胃不堪重负,造成食积,可见脘腹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呕吐、泄泻、纳呆等。气血虚弱者及儿童若饮食超过脾胃消化能力,形成食积,阻碍气血正常运行,很容易出现发热现象。《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这也是饮食过饱对胃肠的一种损伤。
即使脾胃功能强大,过量饮食能顺利消化,不出现肠胃损伤的情况,机体吸收了过多的营养,营养过剩导致肥胖,也能损害健康,出现血液粘稠、心脏负担过重、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饮食不规律,时饥时饱,也易导致脾胃损伤。小儿喂养不当,时饥时饱,久则可致“疳积”。
大病初愈,饮食过饱,有可能引起疾病复发,称“食复”。
总之,饮食行为的总体原则是:既要充分保障人体营养供应,又不给脾胃等器官带来过重负担。每次进食都要留有余地,特别是婴幼儿、儿童和老年人。一般青壮年每次进食可以吃八九成饱,中老年及体弱者最好六七成饱。正处在疾病中的人一定不能因为所谓的增加营养而加重胃肠负担,一定要清淡饮食,少吃多餐,既保证营养,又保证胃肠轻松。
二是所食之物不洁或不当
饮食不洁:
《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说:“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饮食不洁而致的病变,第一步以胃肠病为主,主要是胃肠接触到有毒食物以后产生的排斥反应,如进食腐败变质食物,则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或痢疾等;第二步是有毒食物进入机体以后,毒性对机体的损害,比如进食或误食被毒物污染或有毒性的食物,则会发生食物中毒,重则毒气攻心,神志昏迷,甚至导致死亡;进食被疫毒污染的食物,可发生某些传染性疾病;进食被寄生虫污染的食物,则可导致各种寄生虫病,如蛔虫病、蛲虫病等,常表现有腹痛时作、嗜食异物、面黄肌瘦等。
现代科学把食物和药物是绝对分开的,食物提供营养素,药物治疗疾病。中医学的观点是药食同源。食物和药物一样,也具有药性,只不过常见食物的药性较小。但是即使食物的药性很小,大量的长期食用,也能对机体功能产生影响。因此,中医学认为饮食要符合自身的健康状况,不同的身体状况适合不同药性的食物,和辨证用药道理一样。
饮食不当:
饮食失当是指饮食没有根据身体情况进行辨证,导致了身体的失衡。比如热性体质的人吃太多辛辣的食物,寒性体质的人吃太多的寒凉食物,气虚的人吃太多行气的食物,壅实的人吃太多补性的食物等等,都会加剧身体的失衡,导致病情恶化,长期积累,可发展为重大疾病。
身体基本平衡的人,如果偏嗜某类食物,长期积累也会导致机体失衡,发生疾病。
2.劳逸失度
人体每天需要适当的活动,气血才能流畅,阳气才得以振奋,但若过劳又会耗伤人的精气神。所以劳逸失度都会导致机体损伤,发生疾病。
过度安逸,其致病主要表现在气血不畅、阳气不振、精神三个方面:
一是气血流通不畅。长期缺乏运动,则人体气血失于畅达,可出现食少、胸闷、腹胀、便秘、肢困、肌肉软弱或发胖壅肿等,进一步发展为气滞血瘀、水湿痰饮内生等病变。
二是阳气不振,正气虚弱。长期缺乏运动,则阳气失于振奋,脏腑组织功能减退,体质虚弱,抵抗力下降,常见易感外邪,动则心悸气喘汗出。
三是精神方面。过度安逸导致气血不畅,阳气不振,在精神方面可见精神空虚、心志不坚、脑力减退等。
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心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一是劳力。劳力,指体力劳动,太过则会耗气伤精,劳伤筋骨;努责太甚,又可导致气滞血瘀。
二是劳心。劳心,指脑力劳动,太过则会思则气结,心血暗耗。气结则脾失健运而纳少、腹胀、便溏等;心血暗耗,加之脾失健运,气血无生化之源,故血虚;血虚则心神失养,气结又易生内火,火扰心神,可见神志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遗精等。
三是房劳。房劳,指房事太过,或手淫恶习,或妇女早孕多育等。房劳直接耗伤肾气、肾精而致病。肾属水,为人体五行中的最低点,必须能下极而升,生出肝木,生命运动的新的周期才能顺利开始。房劳者频繁下泄,机体下极而升的力量不足,生命活力减退;肾失封藏,又导致肾精亏虚,人体的能量物质不足。常见如精神萎靡、腰膝酸软、眩晕耳鸣、性机能减退、机体早衰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