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抑郁焦虑胆小畏惧心力差,中医一个方

得了抑郁或双相等情志病的孩子,除了常常情绪低落、易疲劳以外,还会变得心力差、情感淡漠,甚至丧失爱人的能力。

而体质调理才是解决情志问题的根本性思路。

就拿我上个月接诊过的患者小李来说。

孩子今年15岁,刚上高一,情感淡漠,抗拒沟通,是个棘手的小病人。

当我问他哪里不舒服时,他回答道:“心情不好,总觉得有人说我成绩不好,不想活了”。我告诉他成绩好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现在高分低能的现象很普遍,但他不接话,只反问我买房子了没有,一个月赚多少钱,在哪所大学读的书等。

不光是我,每次爸爸妈妈想跟他聊聊,也都会被他如此反问,并奚落一番。但如果继续对话,就会发现小李成天思考的是,怎么挣大钱,怎么出人头地,怎么过上好日子,但是对于如何挣钱,什么是好日子,却又没有任何概念,只想着考上好大学就是好。

但这些外化的观念,本来就不是高中生该有的,孩子从父母身上感受到太多社会压力、世故想法,反过来又影响心理结构。对于很多孩子而言,学习的意义已经超过了学习本身,掺入了太多不该有的杂质,让部分心理比较脆弱的孩子超负荷运转,即便当下看似正常,日积月累,一旦成年后遇到应激事件,也可能爆发心理甚至精神疾病。

所幸孩子父母察觉到了不对劲,及时带孩子来找我治疗。

症见:

两胁胀痛,口苦,口黏,纳呆,腹胀,肠鸣,大便或干或溏,小便黄,舌淡红,舌苔薄腻或厚腻黄,脉沉滞或弦滑。

开方:

柴胡,白芍,炒枳实,炒苍术,制香附,草果,黄芩,栀子,蒲公英,公英,防风,羌活,生甘草。

功效:

疏达肝脾,清散郁热。

方解:

香附、草果疏肝燥湿;枳实理气;栀子、黄芩、蒲公英清热;羌活、防风既可以祛除湿邪之胜,又可鼓荡气机之滞;白芍既可柔肝又可护阴;甘草调和诸药。

本方化裁于四逆散、达原饮、越鞠丸,重心在肝脾,肝脾之郁得解,则邪去正安,脏和气顺。

第二次复诊时,他不再抗拒沟通,情况大大减轻了。

第三次复诊时,整个人看起来精神多了,还向见面时的不礼貌对我道了歉,看到孩子这样的变化我很开心,说明他的情感不再淡漠了,这对他以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有帮助。

第四次复诊时,又继续调治了半个月,最后各种症状都好了,孩子基本恢复正常了。

《黄帝内经》讲,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心神、魂魄失守,患者就会有神志异常的临床表现。而以上的药方,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搭配使用,可以把患者的体质调节过来。心力足,心神就能守得住,藏得住。就不会胡思乱想、负面情绪一直占领心神。

我是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三甲)神志科中医范小会,擅长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失眠症的治疗。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问题,可进主页粉丝群,把你的具体问题发给我,我来帮你辨证分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anga.com/fzfx/128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