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腹胀如鼓肠道放支架解放多日宿

近年来,因肿瘤导致的肠梗阻高发,令很多老年患者苦不堪言。半个月前,市民经大爷因一周无法排便、排气,腹部肿胀医院寻求救治。医生诊断后决定,在经大爷的肠道里放个支架,解除肠道梗阻后,再通过微创手术治疗。最终,既避免了肠造口,又保证了老人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

七旬老人腹胀如鼓事后笑称“蓝瘦香菇”

75岁的经大爷大约在一两个月前,时常会出现便秘的症状。每次便秘时,经大爷都会吃些药来促进排便,一般最多两三天,症状都会得到缓解。大约20天前,经大爷再次感觉到排便不畅,而这次,药物却没起到任何作用。一周过去了,经大爷因无法排便和排气,疼痛难忍,被医院急诊中心。检查发现,经大爷得了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

“医院的时候,我的肚子真的已经是腹胀如鼓,用手拍肚皮,‘咚咚咚’的声音就跟打鼓一样。”经大爷告诉记者,在病房住下后,自己隔壁床是位怀孕6个月的孕妇,而那时经大爷的肚子,比孕妇还大。

入院第二天,医生为经大爷做肠胃镜检查,谁知,随着仪器在大爷身体里转动,经大爷感觉到了强烈的通畅感。“我当时实在是忍不住了,一时间积便如喷气式飞机一样,溅了在场的医护人员一身。”经大爷愧疚地说,自己是舒服了,而医护人员可遭了罪了。

“如果用当下时兴词汇形容当时的状况,那就是‘蓝瘦香菇’。”时髦的大爷对记者笑称,扬州人最爱泡澡,扬州文化“水包皮”全国有名,如果此次医生采取传统的肠造口手术,今后,他将永远在身上挂个袋子,如此一来势必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跟自信心。令经大爷欣喜的是,此次医生采取了“双镜治疗”,先在他肠道里放了个支架,像心脏手术一样,然后再通过微创手术,成功治疗了经大爷的病症。

记者了解到,经大爷目前恢复良好,今早已成功办理出院手续,体重也从刚入院时的95公斤降至85公斤。

肠道也能搭支架“双镜治疗”避免肠造口

“对于很多结肠梗阻的病人,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急诊手术开腹,然后做肠造口。”医院胃肠科副主任医师石磊介绍道,这种手术并发症多,而且造口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护理及经济负担。

“综合多方因素,我们决定采用‘双镜’技术。首先,通过急诊肠镜下置入肠道支架解除肠梗阻,就像给心脏装支架一样,可以迅速缓解患者肠道梗塞症状。”石磊告诉记者,“随后,经过一周左右的相关治疗,我们再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患者肿瘤。这样一来,避免了肠造口,有利于患者后期的恢复,并且术后无并发症。”

医生提醒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可忽视

石医师表示,有些人长期排便不畅,会自行服用一些排泄药物,此举不可取。“市面上很多排泄药物具有强刺激性,短期可能会对排便起到作用,但长期服用会对肠道功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熬夜、饮酒、刺激性食物等对大肠均有影响。

石医师提醒,日常生活中,市民一方面要保持良好心态,工作、生活要懂得适当减压;另一方面,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熬夜少饮酒,饮食上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平时也要注意适当增加户外运动等。

石磊,江苏省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大外科秘书。江苏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青年委员,江苏省消化内镜四级资质成员,扬州市医学重点后备人才。目前以胃肠肿瘤的微创治疗为重点发展方向,尤其擅长胃癌、结直肠癌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肠肿瘤的双镜联合治疗,胃肠疾病的内镜诊疗,胃肠间质瘤的综合治疗。曾在医院亚太内镜中心进修学习消化内镜专业。近年来,参与并完成一项省卫生厅面上科研课题,获扬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扬州市新技术引进奖4项,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0余篇。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专家门诊地点:门诊3楼东北区

文字来源:扬州发布陈一馨

编辑:蒋潇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zhanga.com/fzpd/64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