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牙膏的论述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baidianfenglunwen/33537.html山楂
春雨是Y药店的店员,一天,一位女士进店说这两天自己没有食欲,胃口不好,不太想吃饭,肚子也有点胀,想要买一点药,请春雨帮忙拿药。
看到这样的情况,门店中的很多同事会选择只推荐对症的一种药物,对于关联销售无动于衷,可春雨却成功地将药物关联起来。
让我们看看春雨是如何做的:
1、根据顾客情况推荐药品
春雨问了一下这位顾客的情况,考虑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于是给顾客引导到胃肠道用药专区。
并且,在这个货架当中,拿多潘立酮给顾客,向顾客解释道:“这个是一个促进胃肠道动力的药,你觉得肚子胀就是胃肠道的动力不足,所以说用这个产品可以帮助您,服用后您会觉得舒服一些。”
这个女士说:“这个要怎么吃呢?”春雨非常娴熟地接过来话说:“这个是一天三次,一次一片,但是要在饭前十五分钟到三十分钟服用。不过,这个产品在服用其他药物,比如酮康唑或者罗红霉素的时候,就不能够同时服用。”
那位女士说自己没有吃其他的药,并且同意要了这个产品。
2、轻松关联大山楂丸和多酶片
随后春雨进一步跟顾客说:“其实除了这个,我建议您还要再加上大山楂丸,大山楂丸促进消化,有很好的帮助,您可以配合一起用。”
这位女士说:“那我回家去吃点山楂片不就行了吗?”
春雨笑着说:“山楂片也是可以的,但是您看这个大山楂丸里面,还加了六神曲、炒麦芽,它是一个中药配方,这样能更好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这样一些症状,像您刚才说您胃口不是很好,吃这个大山楂丸对您很有帮助。”
女士一听,看了一下价格,十几块钱,觉得带上也没有关系。春雨这时提醒这位女士说:“这个大山楂丸,吃的时候应该要咀嚼服用,不能够直接吞服下去。”
那位女士说,知道了,并且问:“在哪里付钱?”春雨说收银台在那边,同时说:“另外您需要注意,这段时间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能吃,生、冷、硬等食物也要避免,这样可以恢复更快,另外,最好吃一些更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说清粥等。”
那位女士说:“嗯,好的,知道了,非常感谢。”
随后春雨又说了一声:“对了,您也可以再带上一瓶多酶片,只要五块钱,这个多酶片里面有胃蛋白酶和胰酶,可以促进脂肪、淀粉、蛋白质等消化分解,并能增进食欲。”
3、消除顾客心中疑虑
此时,这位女士提到很多顾客提出的一个问题,说:“那这几种药会不会有冲突?”
春雨说:“您不用担心,它们是不同的原理,您刚才这几种药都是从不同的方面给您解决这个问题,之间不会有冲突。”
随后这位女士又说:“那这么多种药,会不会有点多?”
春雨回复说:“其实,你看多潘立酮是在饭前吃,而大山楂丸,您可以在吃完饭的时候嚼着吃,就当零食一样的吃,多酶片的话,您也是一天3次,一次2到3片,在吃饭时或饭后服用都可以,也是很方便的。”
那位女士考虑了一下说:“好的,也没有关系,反正药片应该也不大。”
“对!”春雨说:“这药片都不大。”
后来这笔单成交了。
这样的三种产品成交,看上去很简单,可是如春雨一样实现成交的人可能并不多。
实现这种增加产品的销售,在导购当中有这样几个关键点:
1、说明不同产品各自的作用
春雨在介绍的时候,对产品具体的药理解释得非常清楚,因此也让顾客明白了,确实是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
2、放松顾客对于价格的担心
我们拿到不同产品,要实现这样的一笔单的成交,但并没有过多向其他的更高层级的价格延伸,而只是向其他的低价产品的延伸,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价格告知来增强顾客购买的信心。
3、能够解释清楚并化解顾客的担心
顾客提出,吃这几种有没有冲突,这几种会不会有点多?春雨都用理性的话说明,而且解释得也非常合理。虽然可能是说完了顾客也不买,但我们确确实实能够因此有了更多的销售机会。
消食良药山楂
山楂在本草著作中最早出现在《本草经集注》,时名鼠查。至唐已广为药用。其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的功效。
《雷公炮制药性解》:“味甘酸,性平,无毒,入脾经。主健脾消食,散结气,行滞血,理疮疡。山楂之甘,宜归脾脏,消食积而不伤于刻,行气血而不伤于荡。产科用之,疗儿枕疼,小儿尤为要药。”
又,《玉楸药解》:“味酸、甘,气平,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消积破结,行血开瘀。山楂消克磨化,一切宿肉停食、血癥气块皆除。”
山楂功效中广为人知的莫过于消食健胃,大至成药山楂丸,小至食品山楂片,《本草纲目》言其“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
李时珍还在书中写了一个小病例,邻居家一小儿,因食积黄肿,腹胀如鼓,碰巧吃了山楂属植物的果实,小孩子看到红红的果实,也不管什么就吃了个大饱,结果回到家大吐痰水,食积之病便好了!
食积之病,多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脾虚饮食难消所致,山楂对其皆有良好功效。诸多消食药中,山楂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成方便读》作者张秉成在注解“治一切食积”的保和丸时便说“山楂酸温性紧,善消腥羶油腻之积,行瘀破滞,为克化之药,故以为君。”凡肉食积滞之脘腹胀满、嗳气吞酸、腹痛便溏者均可应用。
《物类相感志》言“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可见其消肉积之功,《简便方》即以单味山楂煎服,治食肉不消,若配莱菔子、神曲等药,可加强消化食积之功。
炮制功用不同
中药讲究炮制,炮制是指原药材根据医疗、调剂、制剂的需要而进行的加工过程。
炮制可起到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分、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药物性能使之适合医疗需要、便于调剂制剂和贮存等诸多功用。
山楂的炮制方法历代文献较多,内容丰富,主要有净制、切制、炒制三个方面。
净制即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核,切制是将其切成厚薄均一的切片,净制与切制后成品为生山楂,亦称净山楂。
生山楂长于化浊降脂,活血化瘀,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中风及脑出血后遗症等心血管疾病,单用或配伍丹参、三七、葛根等,代表方有《中国药典》收载的脑得生丸和脑得生片。
山楂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是血淤型月经不调、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女子至期月信不来,用山楂两许煎汤,冲红蔗糖七八钱,服之即通,此方屡试屡效。
治疗妇人产后少腹作痛、滞血痛胀及难产者,朱丹溪云:“治产后恶露不尽,腹中疼痛或儿枕痛,山楂百十个,打碎煎汤入砂糖少许,空心温服。”亦可与当归、香附、红花同用。
近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能降血脂,增加血流量,使血管扩张,有助于解除局部淤血状态,山楂(果、叶及核)中的黄酮类和三萜类成分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和抗肿瘤的活性成分。
此外,山楂还有收缩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孕妇出现早孕反应时,酸甜可口的山楂常是她们的最爱,应当注意不宜多吃生山楂,因为有可能诱发流产。
炒制则是用锅具热处理药材,按照加热的温度、时间和性质不同,可分为炒黄、炒焦、炒炭。
另外,在《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现代部分)还介绍山楂在我国一些地方目前仍采用的炮制方法。
如湖南采用加蜜炒法,云南采用加红糖炒法,河南采用加灶心土炒焦法,上海采用蜜制炒炭法等。蜜炙、红糖炙其目的是和中消食,土炒则增强其健脾消食作用。
炒山楂:取拣净的山楂,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外面呈淡黄色,取出,放凉。
炒山楂酸味减弱,药性缓和,对胃的刺激性稍缓,炒黄利于贮存,可使其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传统中医认为“香能醒脾”,脾胃相表里,脾运则胃纳佳,炒黄后可增加山楂香气,增强山楂健脾和胃的功能。
在临床上用于脾胃虚弱,运化失常,纳谷不香,大便不实等脾虚食滞或食积停滞者。
生山楂虽具有较好的降脂功效,但朱丹溪曰:“胃中无食积,脾虚不能运化,不思食者,多服之,则反克伐脾胃生发之气。”
《本草纲目》记载:“生食多令人嘈烦易饥,损齿,齿龋人尤不宜也。”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亦认为:“多食耗气,损齿,易饥,空腹及羸瘦人或虚病后忌之。”
山楂内含有多种有机酸,山楂中的有机酸类成分有助于消化、抑菌等,但对牙齿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食用后要注意及时漱口、刷牙,正处在牙齿更替期的儿童更应格外注意。
过多的有机酸会对胃产生一定的刺激性,可促进胃酸的分泌,因此不宜空腹食用,胃酸分泌过多者更不宜。
山楂中的有机酸类成分对热不稳定,加热后含量降低,且随温度的升高,有机酸含量降低越多,炮制后可使有机酸含量显著降低,降低对胃的刺激性。
炒山楂与生山楂在降脂的临床疗效与指标变化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山楂炒黄后并不影响降脂效果,临床上对于脾胃虚弱不耐攻伐的高血脂患者可改用炒山楂,但炒焦后山楂降脂效果显著下降,因此不宜使用焦山楂。
亦可将山楂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砂糖煮粥。或者用山楂加猪瘦肉和其他佐料制成山楂肉干。
焦山楂:取拣净的山楂,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为度,喷淋清水,取出,晒干。
炮制时随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延长,山楂中的黄酮类等成分降低,因此焦山楂没有化浊降脂的功效。
传统中医认为“焦能消食”,消食药中有著名的"焦三仙",焦山楂便是其中之一。
炒焦制品可增强药物的健脾消食除积,山楂经一定成度炮制后对胃肠平滑肌舒缩活动、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的促进作用增强,并可以促进胃液的分泌降低胃酸的pH值(但炮制超过一定限度将降低疗效),其中尤以炮制过后的焦山楂效果为优。
焦山楂不仅酸味减弱,且可增加苦、涩味,长于消食止渴,多用于食积泄泻或湿热痢疾。
焦山楂对多种痢疾都有抑制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细菌肠炎及小儿腹泻都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焦山楂能有效降低排便次数、稀便程度,有一定的提高肠道乳酸菌等菌群数量,改善肠道菌群环境的作用。
山楂炭:取拣净的山楂,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面焦黑色,但须存性,喷淋清水,取出,晒干。
传统中医认为“炭能止血”,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止血出者,燔(烧)发安其(创伤)”的记载,从五行生克角度来看,炭为黑色,黑属水,血为红色,红属水,水能克火,所以黑色的炭就有止血的作用。
药物炒炭后能吸附血液中的各种细胞成分,从而达到止血的作用。但自古以来炭品强调存性,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便说“枳实,王不留行,桑根皮……烧灰存性,勿令灰过”。
炒炭制品可增强药物的收敛止血功能。山楂炒炭后味微苦涩,有收涩之功,偏于止泻、止血,可用于脾虚泄泻,胃肠出血。
用药须有法度
山楂作为消食药,它体现的治法为中医的消法,凡是消法的药物它对正气都有一定的耗伤。
从现代的研究中发现,过分依赖消食药,胃会变得“懒惰”,分泌蛋白酶等功能会下降,从而导致本身的消化能力下降。
《本草蒙筌》讲到:“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由此观之,诸法之度,又何尝不是贵在适中,凡药之性,以偏纠偏,补过则损,泻轻无用,山楂虽可药食两用,亦不可滥用。
《本草新编》:“是山楂之功过,全在用之有方与无方耳。”诸药之用,应如是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