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1、基本信息:
女,40岁。主诉饮食后腹胀3小时,主要表现为全腹胀如鼓,没有压痛。
2、辨证思路:
:任脉,少阴,阳明,太阴。
:中焦。
:男左女右原则,选择患者右手进针。
:曲池、少海、尺泽、列缺。
3、疗效
进针后症状有所缓解,之后采用“阴阳倒换”,中焦的问题倒换到上焦治疗,取阳明—阳溪,太阴—太渊,进针采用阳溪向太渊方向进针,太渊向阳溪方向进针,进针后患者自觉缓解明显,按压腹部,明显感觉胀满消退很多。
之后患者描述肚脐下疼痛明显,肚脐下属于任脉和少阴,列缺已经进针,取少阴—神门进针,疼痛有所缓解,采用“阴阳倒换”,倒换到手掌上,取少阴—少府进针,疼痛基本消失,留针40分钟,患者不适症状全部缓解。
温馨提示:
黄帝内针调理健康是随症治之,本文案例仅是提供一些治疗时使用的内针思路及树立学人的信心。学人不要模仿文中提供的穴位,应根据病人具体症的部位,依据内针法则寻找相应的经络及穴位进行针刺。
延伸阅读
Ο黄帝内针基础班赵琳老师第6期(烟台,6.25-6.29)课程通知
Ο黄帝内针基础班赵琳老师第7期(上海,7.2-7.6)课程通知
Ο黄帝内针基础班杨杜成老师第12期(北京,7.8-7.12)课程通知
Ο黄帝内针
如何看待扎针见效后出现的病情反复
Ο所谓孝顺,至少要让父母的晚年有尊严
Ο如何选择针具?
同有三和
同有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