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发烧和肚子痛,应该是最让家长头痛的两件事了。因为这两种情况都非常常见,也比较难找病因。
一个小小的肚子痛,却有无数的可能:肠梗阻、肠绞痛,便秘,肠套叠,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等……
今天豆苗妈就来聊一聊肚子痛这件事,以及儿童常见的肠道疾病——肠系膜淋巴结炎。
01
一根手指判断,
肚子到底哪儿痛!
想要知道宝宝肚子痛,到底是哪里的问题,方法很简单,一根手指就能帮上忙!
“
上腹部中线处痛:胃炎/胃溃疡
引起孩子胃炎的原因很多,比如饮食习惯、疾病原因,比如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如果怀疑宝宝上腹部疼痛是胃病,医院做个检查。一旦确诊感染,就要遵医嘱决定是否治疗。
“
左下腹痛:便秘
如果孩子几天没上大号,表情特别痛苦。老是放屁,一上厕所就哭,又是左下腹痛,便秘的可能性就大。这个时候,往往一支开塞露就能解决问题。但是,如果宝宝使用开塞露以后腹痛没有改善,应该找医生去检查。
预防便秘,平常要多给孩子吃富含纤维的果蔬,多喝水,多陪孩子运动。如果宝宝便秘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乳果糖,必要时使用开塞露。
“
右下腹痛:阑尾炎
若孩子患上阑尾炎,一般会出现异常的哭闹,总是蜷缩着身子躺着或者弯着腰走路,甚至出现高热、呕吐的症状。当爸妈按揉他的右下腹时,会哭得更惨烈,拒绝爸妈触碰。
出现这些情况时,马上带宝宝就诊,必要时进行外科治疗。
“
耻骨或腰腹部痛:泌尿道感染
当孩子泌尿系统感染时,会引起下腹部和膀胱区的疼痛,以及常见的泌尿道症状(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血尿,尿失禁等)。
这种病大多不会自愈,一定要尽早就医,确保孩子按时服药,才能彻底杀死病原菌。
豆苗妈提醒:
对于学龄期女童,还需要检查是否有妇科附件疾病,如输卵管、卵巢等。
“
肚脐周围痛:功能性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肠套叠/肠虫症
功能性腹痛是一种很常见的儿童慢性腹痛,一般疼痛超过2个月,每次不超过1小时,不会影响孩子正常生活。
肠系膜淋巴结发生炎性病变时,脐周和下腹部也会出现疼痛,一般是感染病毒引起,吃饭时、睡觉前疼痛明显,大多数能自愈。
比较危险的是肠套叠,就是肠道的一部分嵌入到另一部分,非常危险!
肠套叠的腹痛是阵发性的(15~20分钟发作一次),如果宝宝肚脐周痛的同时,还出现间断性地哭闹、双腿弯曲、呕吐,甚至拉果酱样血便,医院挂急诊治疗。
“
说不清哪痛:急性肠胃炎
急性肠胃炎是由饮食或感染病毒引起,比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伴随发热畏寒,头痛乏力等症状。如果宝宝呕吐、腹泻后得到缓解,一般可在家护理,注意补水。
豆苗妈的话:
上述腹痛部位只能用来简单诊断疾病,需要动态观察腹痛变化。
如果腹痛剧烈;或者伴有反复呕吐尤其是胆汁样呕吐、血便、腹胀;或者触摸到包块;或者孩子伴有全身状态不好,比如精神差,高热不退、拒食等表现,应该快速就诊,医生判断,以免耽误病情。
接下来豆苗妈想重点聊聊肠系膜淋巴结炎。
因为它容易误诊和过度诊断!很多家长还不知道。
02
肠系膜淋巴结炎很常见
3个特征家长要知道!
幼童淋巴系统发育活跃,肠道屏障功能不完善,所以肠系膜淋巴结炎在8岁以下的孩童中尤其常见。
有的家长一听说娃得这个病,就紧张得不行。首先,我们要了解它的3个特征!
容易与其他病混淆
医院检查,孩子常常不能准确描述腹痛位置,时而右下腹,时而腹部其他部位,尤其脐周,容易与其他病症混淆。
确诊难度大
做B超时即便发现了淋巴结肿大,还需要配合其他临床诊断标准才能最终诊断,本身确诊难度较大。
并且目前,对肠系膜淋巴结炎仍没有非常统一的诊断标准。这可能是导致它被过度诊断和治疗的主要原因。
容易被过度治疗
肠系淋巴结炎,它属于自限性疾病,通常在1-4周内消退,也有不少孩子会持续10周。
所以大多数情况不需要治疗,千万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或听信偏方,但也不代表就放任不管了。
如果腹痛症状持续存在,或者伴随其他全身症状(比如全身多部位淋巴结肿大等),应该再找医生评估引起肠系膜淋巴结增大的其他病因,遵医嘱治疗。
Tips:用热毛巾敷在孩子的疼痛位置上,可以有效缓解孩子的痛感哦~
孩子肚子痛可大可小,家长们一定要科学对待~如果觉得文章有用的话,转发给家里人!
下次再遇上娃肚子痛,心里提前有个数
参考资料:
1.丁玉.小儿腹痛40例临床分析及腹痛诊断思路.《中国实用医药》,(12)30:69-70
2.王卫平.孙锟.常立文.儿科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院主任医师——武宇辉,审核发布。
推荐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